日本考研丨2020年夏季合格学员访谈:东京大学经营专业
经营学一直以来都是日本考研的热门专业,而东京大学的经营学专业则是其顶点。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东大经营先后2次调整了入试政策(先改了计划书字数,而后取消了笔试)让考生们措手不及。
在今年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有间学堂依旧收获了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management专攻的合格塾生2名(其中一名为新校UCBS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两位同学都是身在中国远程进行备考与参加考试的,本次访谈有幸邀请到他们,来为后辈们分享一下从远程备考到合格东大的经验与心路历程。
自我介绍
小编:首先请两位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徐同学:我毕业于东华大学,是上海的一所211大学,专业是日语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N1考了180,托福是101,这一次合格了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的マネジメント専攻。
我选私塾的时候有看过知乎上的一个方针,就是不要只在意私塾的教课或者说专业水平,还要看他们对学生负不负责任。专业知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掌握。老师是不是为你着想,真心地在为你规划考学这点还挺重要的。咨询有间的时候就觉得老师特别负责,事实上我的选择也没有错。
王同学:我的出身校是湖南大学,专业是日语系。语言成绩方面,日语考了145,托福是93。合格校和徐同学一样,也是东大マネジメント専攻。
来有间学习其实有一个契机,就是我当时身边一个朋友去上了有间经营学的课程,我是听他讲了这个之后才去咨询的。当时还没有定要学什么,因为对广告有兴趣所以就去问了一下。负责的老师说学广告,要么是学新闻那边的,要么是经营学那边的。我自己对新闻学不太感兴趣,老师就跟我说要不试试经营学,里面市场有一个分支是广告相关的。当时我听了之后觉得这个确实是我想要学的东西,最后就报名了。
择校理由
小编:接下来想请两位同学分享一下选择考东大的理由,以及对东大的前后印象。
徐同学:因为东大是全日本最好的学校,经济学研究科也很出色,所以很憧憬。一开始觉得东大比较高高在上,但在实际了解之后,会发现至少在经济学研究科里,也会有一些出身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所以可以说就算是东大,只要自己够努力,面试笔试好好准备,即使出身校不是特别好,也还是会有合格机会。所以现在看上去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了。
王同学:确实在主观方面会觉得东大是日本的学术最高峰,能够去到那里学习,不管是知识还是眼界,都会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就选择了东大。另一方面其实从实际客观条件出发,东大今年的夏季考试设置了网上面试,不用去日本,对于远程,尤其是遇到疫情没法赴日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当时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报名了。前后印象转变的话,之前在看东大网页的时候,觉得老师们的履历都非常好,比如说麻省理工或者是哈佛的毕业生,就觉得他们实力都很强,学生都也很勤奋,总体来说学术氛围特别浓厚的一所大学。经过面试之后,会觉得老师也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提问的时候都很亲切和蔼,是想把他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感觉。所以我对东大的印象,也是一开始感觉高冷,后来觉得还挺柔和的。
跨专业心得
小编:接下来想请两位同学分享一下考学经验,两位同学都是转专业的,这方面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徐同学:我虽然是日语系的,但姑且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所以本科的时候也是修了大概40个学分的经济学课程,虽然很杂,但还算是有一点接触,所以也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我当时有在经济学和经营学两个方向纠结,最后选择经营学的原因是觉得经济学可能需要额外学数学,但是经营学的话就不用,可能会稍微容易一点。
王同学:我的本科就是学日语的,也没有接触过经营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关于我为什么要选择经营学这个问题,其实刚才也有讲到过了,我一直对广告比较感兴趣,广告它又分很多方面,比如说广告传播,包括经营学要学的广告和消费者行动的相关研究,我本身对后者比较感兴趣,所以当时也是听了塾里的建议,学了经营学。
从跨专业的角度来说,经营学的门槛其实是相对比较低的。经营有组织、战略和市场这三个领域,我选择的市场领域偏实证分析,会用到许多的统计方法,这对于我来说是从零开始的新东西,大学里也没学过高数,也没接触过数学,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困难点。至于怎么去克服,主要就是自己靠自学看书,看日本的书,看中国的统计学教科书,不明白的地方就上网查查网课。
小编:刚才提到专业书,王同学和徐同学有看过什么一些比较好的书想推荐给大家吗?
王同学:有的,包括统计学方面的书的话,我个人目前在读的是恩藏直人教授的『1からのマーケティング分析』,它里面对于统计学的手法解释得非常详细,入门阶段的学生也能看懂。针对市场的话,我有一本书也比较喜欢,是刚刚讲到的恩藏直人老师和其他两位教授一起共著的『マーケティング戦略』。它能让人对市场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在这个框架性的理解之下,可以自己去填充一些具体的知识,对于学习还是比较有帮助的。
徐同学:我想推荐的是“绿色大M”也就是『マネジメント・テキスト経営戦略入門』和藤田誠老师的『経営学入門』和『マーケティング戦略』,这几本书我觉得都是必看。除此之外还有『ゼミナール経営学入門』,很厚,但知识点真的很全,视点也比较新。看了这本书之后,可以对经营学整个体制或者脉络有一个很深的理解。比如说之前庆应考到一道题,答案在那本书里就有,看其他书的话可能就看不到。
针对想要考东大的同学,可以看看东大的高桥伸夫老师,他在网上有一个免费公开的网站,叫做「組織論ハンドブック」,是他自己写的。上面有很多组织论的知识点,还可以找到过去3~4年东大过去问的原文。所以要考东大的话,很推荐去这个网站上把高桥老师的解答全部看一遍,说不定下一年就考到了,如果有笔试的话。
研究计划书
小编:谢谢两位同学的分享。接下来就是考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计划书。两位同学关于研究计划书的准备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徐同学:我研究计划书的题目是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当时写研究计划书,前前后后刚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比较快的。我1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因为感觉研究计划书不搞好,就不能专心去做其他事情。当时想了好多个题目,都发给指导老师陈老师看了一下,他说有一些题目可以,我就按他建议的方向进行准备。看了很多论文,论文看完之后开始动笔,写完之后就是反复修改,最后定稿。研究计划书还是要多想吧,我当时不管睡觉还是洗澡,都一直在想研究计划书的题目,虽然那段时间是挺煎熬的,但是一旦想出一个题目或者方向的话,之后的进度就会很快。
小编:可以分享一些搜索文献的方法吗?
徐同学:大家都知道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有间也有一个代申请国立国会图书馆文献的服务。如果网上没有电子文档,有时候国立国会图书馆也没有的话,我会拜托一位在早大的同学。活用私塾的资源,同时自己也去不同的网站多找找,这样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王同学:在研究计划书方面,最重要的是在一开始准备的时候要注重和老师的沟通。我的进展相对于徐同学来说不是那么顺利。在准备出东大的时候,经营学还只要5000字的计划书,我在那个时候也准备了差不多一个月左右。但是是在完全没有和老师沟通的情况下,自己想了一个想法。之后和老师说了一下,老师觉得可以,我就开始写,写完了之后才发给老师。这样其实是不太好的,自己闷着头写完之后才开始和老师沟通。最后老师跟我说这个逻辑不太行得通,一整篇就废掉了,这一个月相当于白费了。
那个时候马上就要出愿了,而且东大要求的计划书字数已经从5000字改到了1万字。我就在想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直接去找了老师相谈。在沟通中把计划书主题确定下来,然后再开始动笔,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不会让你走太多的弯路,时间方面也可以节约一些。
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注意计划书的逻辑。因为我比较想通过计划书来获得教授的青睐,就想着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点。其实经营学知识之间的缝隙是比较多的,也就是可写的点也是很多的。但是因为现在还处于本科生的阶段,对于这些知识的把握,包括各方面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我们去找到整个学术体系中的漏洞。所以不要因为想有创新而异想天开,反而失去了对逻辑的把握。想要创新的话,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框架出发,然后在里面添加一个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变数,而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怎样去改变整个学术架构的体系。
小编:东大的市场的教授比较少,其实就是一位老师。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你当时有什么想法么?
王同学: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我自己是比较顽固的一个人,想做什么就会坚持做下去。当时确实知道东大只有一位研究市场的老师,但是相比其他大学根本就没有的情况,有一位我就已经非常感恩了,所以也没有考虑太多,抱着试试的心态报名了。
笔试与面试
小编:两位同学在笔试和面试上应该也做了不少准备,那两位同学是怎么准备的,又有什么自己好的方法想推荐给大家,这些都可以分享一下。
徐同学:虽然今年东大因为疫情临时取消了笔试,但是我相信大家备考的时候应该都有准备。关于笔试的话,我主要做了两部分的准备。
首先是要整理知识点,整理完之后以一个节奏去温习。有些同学可能是以书为单位反复看一本书,但是书看多了之后,会发现还不如以知识点为单位。实际上我书也没有看几遍,我是把一个知识点反复看,比如说在第0天、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去背这个知识点。但这个方法挺折磨人的,比如在第15天之后,每天都要反复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要背六七个章节,很花时间。我准备得比较早,所以有这个时间,同一个知识点差不多就背了大概有不下10次,很熟练。这个方法还是很好的,尤其写过去问的时候会很得心应手。
面试方面,我写了大概有18,000字的面试稿,写了之后背熟。有时候模拟面试的时候,老师也会给一些新的问题,把那些问题加进去背熟就好了。在实际面试的时候,教授问到的问题有一两个没有准备到,但是只要把面试稿里面的好几个问题融合一下,还是可以回答的。
王同学:笔试的话,因为东大这次没有笔试,我也没有真正的去参加过一场正式的笔试,所以不知道方法是不是有效。对于各个知识点来说,我比较注重整体知识的架构,比如说如果想要了解市场战略的话,我会先去选一本书来读。我是那种比较难构建起知识点之间联系的人,但是通过书的章节标题,以及每一章下面的一个小知识点,就可以构建出体系。之后再通过刚才徐同学说的那种方法,把每本书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那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感觉。
过去问方面,我不像徐同学那样有看很多过去问,前后总共也就做了五六道吧。但是在做题之前,把握好整体的知识架构,熟悉每一个知识点是最重要的。这样融会贯通了之后,再运用自己的话去解释。
面试方面,我也有准备面试稿,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塾里提供的问题集,参考一些问题进行准备。第二个部分是要关注研究计划书中自己觉得比较模糊的点。当你的计划书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时候,又怎么去说服教授呢?考虑到这点,计划书里面自己觉得逻辑上解释不通的点,我把它们都摘出来然后理顺了。这样准备了之后,对计划书会更有把握,不管教授问到什么问题,这个计划书你都是明白的,就可以带着这种自信去回答。第三个部分就是先行研究,我把所有的先行研究都看了一遍,虽然不能说特别详细,但是每一篇文献的整体逻辑,加上跟我自己的研究比较密切相关的部分,我有把这两部分整理成笔记,保证自己对先行研究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小编:两位同学都是在笔试和面试上面都做了很多功夫,那当时实际考试的时候,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有没有发生什么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或者说自己回过头来看一下当时自己的表现,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一下吗?
徐同学:有两个点,第一个点是这次取消了笔试,所以是以书类审查来进行第一轮筛选,今年考试我看准考证号大概只有120个人,往年的话好像说至少也会有180个人,所以报名的人其实是变少了。但是书面筛选最后还是进了大概有44个人。有些条件比我还好的,比如托福104、105,绩点很高的也被刷了。所以我感觉在书类审查中间,推荐信或者研究计划书会占比较大的比例,所以很感谢陈老师帮我修改研究计划书,让我能够通过书类选考。
面试的话,基本只问研究计划书。我大概被问了7个问题,基本全是围绕研究计划书的。所以同学们如果要考东大的话,比如写市场的同学,可能组织或战略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是特别好,这点我觉得不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还是要充分掌握研究计划书。
王同学:我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因为想说的已经被徐同学说了,就是研究计划书很重要。因为我不管语言成绩还是出身校,都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可能真的就是研究计划书比较占优势。
小编:之前很多同学会担心取消了笔试,面试中是不是会问到知识点?
徐同学:完全没问。而且我问了其他同学,真的没有问专业知识。就全是研究计划的问题,而且问得挺细。比如问了我为什么对这个题目感兴趣,也问了我研究对象相关的一些问题。中间好像提到了我的毕业论文和研究计划书有什么关系,有两三个比较常规的,有三四个比较细节的。
王同学:我这边问到的问题就比较少,没有问我任何常规性的问题,全部是针对计划书。
小编:这次网络面试的形式是以前没有过的,会不会紧张?或者有没有在这个方面做一些练习或者准备?
王同学:有的,当时我们学校有一位外教,我跟他一直保持联系,就拜托了那位日本人老师,每天跟我大概聊一个小时左右的天,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巩固自己的日语。因为已经在家呆了大半年了,日语退化了,不是那种教授问到什么时候就能答什么的状态,所以想找回这种状态,就和老师一直做在做练习,做了大概有四五天左右。
我没有参加过面对面的面试,不知道这两个做对比哪一个会比较紧张,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会紧张的。但是紧张不是问题,反正大家都紧张。听懂教授在问什么,针对他问的问题进行回答,是比较重要的。
远程考学
小编:在考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包括这次是远程考学,遇到困难的话可能会比在日本考更难克服。
徐同学:我现在能想到的是三个点。第一点是上课当时是录播,不像在现场可以和老师交流,有时候会比较难受。但是我觉得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在国内能享受到各种服务,我就已经挺感恩了。(小编:现在的课程都改为直播了哦)
第二点是研究计划书,我刚才说的好像挺顺利,但实际上想题目的时候还是很痛苦。虽然和陈老师的沟通之下克服了这些困难,但当时还是蛮难受的,想题目的时候掉头发掉得也挺厉害。
第三点就是海外出愿,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私塾的事务老师来代出愿。如果没有事物老师的帮忙的话,海外出愿东大可能会比较困难。
小编:那在心理上面会有压力吗?
徐同学:有的,所以我做了一个特别“愚蠢”的决定,我怕东大没有合格,就报了语言学校10月生,现在人已经在日本了,但是11号东大合格了,等于就浪费了半年的学费。
其他地方的话,我觉得同学们如果有比较好的情报搜索能力,日语也稍微好一点的话,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顺畅,不管是找募集要项还是看文献都会比较顺利。
王同学:今年的情况对于远程同学来说确实非常严峻,我自己也听说有很多同学因为疫情放弃了出国。在这种情况下,身边还会有很多国内的朋友已经完成了进学或者就职。只有我们这些准备去外国读研的同学,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也没有一个相对于比较稳定的环境,心理上就会有很大压力。我自己也一度觉得要没学上了,非常焦虑。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徐同学做了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他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去了语言学校还可以继续考学。我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我想着如果今年不行就明年,可能就是这样跟自己死抠着,其实这个不太好,考学方面一定要运用所有的方法去帮自己度过难关,积极地去面对这个事情。
还想说一点,就是一定要注重情报的收集,要把握机会。比如说今年东大是6月份才改的(视情况可能)网上面试募集要项,当时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我一个朋友本来也想出东大,她找了我们一个老师去写推荐信,我们老师问我你怎么没有来找我,我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在这种特殊时期,一定要不断地去更新网页。它会有一些变动,这种改变对我们考生来说很关键。尤其是远程同学,没有办法去现地考试,只能参加远程的面试,这种情况对我们是比较友好的,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不然就错过了。同时自己经常关注的话,也能更好地规划时间,这次很多学校改考学流程改得挺急的,留给大家的准备时间也会相对比较短。
小编:两位同学虽然都是远程海外在备考,但好像都是有个小伙伴在一起的,包括也都在有间报了课,想问问你们没有一起做一些准备。或者说一起准备的话,对于你们备考心理上会有什么帮助吗?
徐同学:对,我有一个认识的朋友,跟我一起报了有间。两个人的话情报什么的可以互相了解,偶尔还可以互相鼓励。
王同学:确实情报方面的共享是很重要的,因为出愿的时候各种手续很繁杂,一个人的话可能有看漏的情况,两个人可以互相提醒。当时我们俩也是一起视频或者语音,一起对出愿材料。如果这次我没考上的话,本来我们俩还决定一起学习,比如说开个腾讯会议什么的。有一个小伙伴互相支持着,会有一种战友的感觉。但也会有一些弊端,就是两个人的节奏不会完全一样,所以也要自己把握好平衡。
在有间学习
小编:接下来可以分享一下在有间学习整体上有什么感受吗?
徐同学:首先我觉得有间教材知识点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基本可以涵盖各个过去问的范围。当然只看教材肯定是不够的,还是需要自己去多多看书和看看论文什么的补充一下。
其次有间每一周都有过去问练习,我在准备笔试的时候是基本上事每周都做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第三点就是事务老师的协助对我们这些海外学生来说是真的是很重要。刚才也说到了,比如代出愿和帮忙申请论文。有间还是值得大家考虑一下的。
王同学:其实一开始我对塾的定位有偏差,觉得有间可能就是一个中介,但后来通过跟老师的沟通,知道了塾其实是更偏向于补习班。通过定位的一个变化,我对有间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者的话我觉得有间做得非常好,包括像刚才徐同学说的,事务老师能够无偿地为我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帮忙购买出愿时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日本那边的信封和邮票这种,我觉得这个真的是非常感谢老师,也很麻烦他们。每次跟他们去讲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的和蔼,不会有任何抱怨的感觉。
课程方面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远程视频课反而要比线下的好一些,因为我个人节奏比较快,听课的话一般会选择倍速播放,有时候会达到1.5倍左右,在听课上花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更能够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调整听课的效率,我觉得这点挺好的。如果是需要一些互动的话,在群里也是可以实现的。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自己理解不了的会直接发到微信群里,会有很多老师来帮我解答,包括班主任老师或者陈老师。看了那些真的醍醐灌顶,一下就明白了,老师们比较能抓到你的点,就会觉得远程也挺好的。
小编:徐同学对于UCBS课程有什么感受吗?
徐同学:因为我知道有些私塾不接受代出愿的,要自己付钱才能让他们代出愿。服务也是需要价钱,所以感觉UCBS(的服务)还是很值的。
小编:最后想请大家分享一下,对以后要来日本考学,或者说这个时期正在考学的同学们,有没有一些想分享的经验或者心得?
徐同学:我的建议很简单,早点准备。越晚压力越大,能大四上就大四上准备,能大三下准备就大三下准备。我大三的时候就决定去日本,所以那时候就写好了毕业论文,托福也考好了。大四上的时候,除了上课就全在备考。准备得早就能在毕业的时候马上考,不然的话可能要拖一年。这样还是比较不利的。
王同学:我不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人,虽然脑子里有大概的一个印象,就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但是我真的有晚期拖延症,不到那个时候是不会去做的,包括自己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那种性格,可能就不如徐同学规划那得清晰,能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准备。
可能有很多跟我比较相似的同学,我想对这些同学说,既然我们已经是这样的一个性格了,就一定要把握机会。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在收集情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在心态方面就是要自信一点,不要因为自己是这样一种状态而失去信心。其实在面试或者笔试当中,实力虽然说是占比较大的一个部分,但是运气和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考试,这样的话有可能成功的,一定要相信自己。
就我自身来说,心态的锻炼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经历的事情越多,心态会越平和,这个事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如说在出愿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包括今年疫情也是意想不到的东西,这些对我们的心态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一点一点地去接受更多的东西,那你的心态也会逐渐平和。再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比较从容地去接受它。如果说要自身主观方面要有一些调整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要相信考试不是一次性的东西,今年考不上,明年还可以再考。一定要给自己这样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不是说我非这次不可,这样的话会给自己带来比较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