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考研|2020年夏季合格学员访谈:一桥篇

 

2020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尽管疫情对于留学与考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随着今年度考试的逐步展开,有间学堂学员们依旧收获了一大波的合格。

其中,在9月中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共计合格4名学员,鼓掌~~

小编特别邀请到刚收获合格的他们来进行一次采访,给后辈们分享自己在学习和备考中的经验与心得。

 

自我介绍

小编:首先请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袁同学:我去年6月毕业,本科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文化人类学。一开始犹豫过考社会学还是考人类学:虽然比较想学人类学,但最开始还是准备报社会学的班,因为我觉得人类学可考学校比较少。但玉龙老师跟我说,如果真的去考,都是一样的,考社会学也不可能报特别多的学校。去年刚好有间有人类学的小班,如果不是有间的话,可能我也不会现在在学人类学了,还是挺感激的。

徐同学:我叫徐OO,本科XX体育大学广告营销专业,今年6月毕业,但去年10月份就到日本来备考了。大二的时候我就想来日本,当时加了有间的晏学姐,她特别热情,给我介绍很多。广告专业在国内一直是新闻传播学院下面的,所以我就觉得到日本来学广告也得考新传方向。但学姐给我科普,在日本学广告和学新闻学是不一样的两个方向,如果要学市场营销就应该去学经营学。18年10月份我跟咨询担当张老师联系,张老师发给我特别多新传的专业划分资料,还跟我说了很多择校方案,我觉得老师特别专业、耐心负责。听说新传也是有间学堂的强项,就决定来这学习。

张同学A:我叫张OO,本科是在北京XX大学念的日语,今年6月份毕业,大学院研究课题偏家族社会学和媒体研究,所以合的应该是OO老师。去年四五月份在日本交换留学,过程中感觉挺想继续进学的。我就5月份到东京有间的总部跟老师聊了一下,最终成功报名第十期,到今天大概是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最开始其实还在想到底是中介还是学塾,但是对比下来还是选了塾。因为中介所有事情都替你包办了,你该做的事情他都替你做完了,甚至连跟教授发邮件都可以帮你做了,你只需要每天上邮件监控一下他们的聊天记录就可以了。这个的确是很方便,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太走捷径了。这些我原本该会的东西,在考学之前没有学会,那可能到大学院就非常死亡。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选一个进学塾,相当于帮助我考学,而不是代替我考学。

张同学B:我是社文12期的张OO,本科是湖南XX大学,专业是日语。去年6月份毕业,7月来到日本读语言学校,年底疯狂玩了两三个月,感觉靠语言学校靠不住,就觉得我要报塾。因为自己信息收集能力弱、对日本学校了解程度不够。在知乎上面看经验帖,网上搜索一些塾的口碑,最后决定报有间。联络了有间的张老师,看了一些试听课。在试听课里面,我听了全球化的课,到现场又看了社会家族的课,觉得有间的老师对这些课都分析得特别好,讲得特别全面。

在有间,我从1月份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写研究课题,跟牛老师一直交流、收集资料,完成了研究计划书,然后顺利入学。这个过程算是比较顺利,但我毕业到现在有一年多了才考上。以后的同学,我觉得可以在大三大四能来日本的时候就可以来,或者提前报塾,到时候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考学,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在外生活、在日本留学的费用和时间。

 

 

 

择校理由

小编:接下来我想问一下大家关于考学的一些问题。首先的话想请大家谈一下对一桥大学有什么印象,为什么选择了考这个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袁同学:我之后想继续读博、做研究,我觉得一桥是比较偏向于做研究的。而且我报的这位老师,之前的一些学术成果也好,还是具体的研究内容也好,我都非常感兴趣,就报了一桥。

徐同学:其实我之前想去的是早大J-school,完全没有考虑过一桥,因为我觉得它是国公立大学,我肯定考不上。我又特别固执,本科是XX体育大学的,就非要研究体育报道。其实当时好多老师都劝过我,说日本的新闻研究相对喜欢一些严肃类的话题或者社会性事件,体育报道不太主流。但我就是对体育比较感兴趣。我在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发现,一桥大学有个老师这方面先行研究特别好,对我的参考非常大,我就决定要报考一桥大学试一试。

张同学A:我跟徐同学有一点像,最开始我自己查一桥,发现没有可以报的,因为我比较偏向家族和媒体研究。后来有一次跟TA老师聊天,TA老师刚好是一桥大学OO老师的学生,她就说你可以报我的老师。然后我发现,OO老师非常的自由,他会尽他所能帮助你完成你想研究的课题,并不一定要跟他一样,他本身更多研究政治,但也涉及媒体研究,研究方法里面有很多统计学的方法,对我的研究还挺有帮助的。一桥整体给我感觉很踏实。虽然可能因为没有理工专业,世界排名冲不到前面去,可是我感觉它在文科上还是挺认真的。老师们都很脚踏实地在完成自己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适合学术研究的地方。比在市区的学校更安静、环境更舒适一点。

张同学B:我对一桥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我们社会学的老师们,12期的刘老师跟牛老师都是一桥大学出身的。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有提到一桥的学习生活,我无形中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一桥有了很深的感觉。我自己盲选了多田老师,因为多田老师的研究跟我的研究都有博览会这个方向,在读了很多老师的著作还有论文研究之后,邮件联系了老师,老师约我在入学说明会上面进行了10分钟的视频,还给我提了一个跟コロナ相关的小定义,让我可以用到我的研究计划书当中。

 

 

 

跨专业心得

小编:我们这边有跨专业的或者说相近但不完全相同专业的同学,请问大家在跨专业的路上会碰到一些困难吗?大家又是怎么去克服的呢?

张同学A:我觉得最大的困难还是专业知识。社会学这边涉及面太广了,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变成社会学。我觉得帮助挺大的还真的是有间,有间的课对我来说其实是一种领路人的感觉。在我刚开始完全无从下手的时候,给我搭了一个简单的框架,然后我在课后可能还会自己往这个框架里面填一些内容,比如说老师课上可能讲了社会学史的这一小部分人,我课后可能会对老师上课讲一些概念再进行拓展。

小编: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自己比较特别的学习方法吗?

张同学A:我的方法就像我刚才说的,搭好一个骨架往里填。我特别喜欢画思维导图,还特别喜欢用那种画图的APP。APP里面其实有每个图层的,我在每一个图层里面只写这个图层的内容,比如说我在图层一里面只会写社会学的骨架,就是三根棍,用特别粗的笔写的。然后我就换下一个图层,再往下细化,到很多很多图层之后,整个图就特别密了。但是当你关掉几个图层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骨架又回到了特别简略的部分。最开始背的时候要从最密开始背,但是慢慢把图层关掉,关到最后你只剩下最后一个图层的时候,你发现你也可以把后面那一堆密密麻麻的都说出来的时候,这个知识你就已经彻底掌握了。

张同学B:对于跨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最难的就是专业性的问题。我就在报名有间之后,跟着老师们一步一步从社会学最初的发展,到现在的发展,各种理论知识学习。记背过程中,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于社会学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你要把现实跟理论结合在一起去理解,更加有利于个人的理论知识的记背。

以及,广泛读书是真的很有用,在了解了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之后,就要开始扩展知识的分野,可以再看一些观光社会学、家族社会学之类的书。多看教授名下的一些文献,就能跟老师顺利的交流起来,给老师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笔试与面试

小编:另外两位同学,袁同学和徐同学在面试和笔试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袁同学:我本科学的是中文,人类学的专业知识这一块等于也是自己从头看起。不过人类学没有社会学那么多要背的东西,一两本不是那么厚的书基本上都够。一桥的笔试不像早大有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点,它会让你有很多自己发挥的地方,看起来像名词解释,但是你可能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特别具体的答案,比如说这次考试有一个题就是从人类学的视角谈一谈远和近,所以你会要有很多基于自己的理解,没有办法直接的套用某一个知识点。

另外我要再说一下研究计划书的选题问题。人类学的话,你要很考虑研究的可行性。比如说我一开始想做香港研究,但是我不认识什么香港的人,研究的可行性就比较受限。所以我最后完成的研究计划书的研究地放在了我的家乡,一开始我觉得好像有点没意思,那个地方我太熟了,好像有点无聊,但慢慢我又发现,这个题目中其实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点。不要说“我这个研究不行那个不行”,其实实际上真的去研究的话,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觉得它没有意思,可能只是因为之前对于这方面了解得不够。其实通过看先行研究一些非常具体的点也是很有趣的。

面试的时候,一桥的面试有45分钟,大概其中20分钟老师一直在跟我聊我的毕业论文。我是跨专业的,一开始觉得我的本科毕论跟我现在的研究方向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没有特别去准备,但其实老师一直在跟我聊毕论,之前准备的面试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聊到。所以其他跨专业的同学,最好还是准备一下。

徐同学:我本身在有间不是社会学方向的班,一直学的是传播学的内容。传播学借鉴了很多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但社会学的很多基础的理论我都不太清楚。所以准备笔试的时候,我就专注去看了过去问。我发现,我那个分野的教授们出的题,并没有用社会学的理论去解释现象或是怎样,就是纯粹的在考我现在研究的这个体育社会学领域,大致有那些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目前有什么研究成果。所以我觉得教授是希望我更加的精,就是更加小范围地专攻体育社会学的知识,能有一定的储备,所以我就去看了体育社会学学会的学术期刊,他们近几年的学术期刊的论文我都看了一遍,一方面梳理体育社会学现在有哪些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记录他们论文中提到的一些例子,作为我小论文的素材。笔试、面试的时候我都有用到这些例子。所以我觉得去看你研究领域的论文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社会学它的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基础理论,不只是要掌握这种最大的,而要深挖你这个领域的那些知识。

关于面试的话,教授45分钟基本上没有问我那些无关紧要的,集中问了我研究计划书,还问了我好多关于本科论文的东西,包括本科论文你参考了什么日本的文献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本科论文跟日本有关,或者跟你现在的研究方向有关的话,一定一定要再回去看一下本科论文

面试还有一点,不要像我一样抱有侥幸的心理。因为在出愿要项的时候,一桥就已经写了面试的时候会考察史料阅读能力和语学力。要么是英译日,要么就是阅读一些历史资料的阅读理解之类的。我研究的是近代报纸,当时就觉得老师应该不会让我一个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去读古日语的报纸,但考试的时候他真的就让我读了,给了我一篇1930年朝日新闻的报道。我当时就非常的垮,那一段面试是我特别惨痛的一段回忆。

 

 

小编:另外两位同学在面试上还有别的想要补充的地方吗?

张同学A:我的面试时间意外的短,没有45分钟那么长。给我的感觉,两个老师,其中一个老师有一点在做压力测试的感觉。这个过程当中,大家有必要认识到一件事,其实很多时候教授就是在考察你的抗压能力,他揪住一个点不放的时候,或者否定你的课题的时候,其实他并不是真的在否定,只是想看看你能不能在高压的状态下,还能保证思路清晰,冷静应对。

所以我面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点,你要足够冷静,至少要表现出来很自信,好像老师不管说什么,我都可以给你解释,就是我思路很清晰,对我的研究百分百了解,我无论如何都可以自圆其说这种。

张同学B:刚才同学说的慌乱测试,完全有。我在面试的时候,另外一位老师直接说“你在说什么完全听不懂”,其实你不要太在意他,因为自己志愿老师之外的另一个老师他其实是完全没看过你的论文的,可能都不知道你研究的是什么,他就在那骗你说他根本看不懂,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要了解。就心态要放松,无论对方说什么问题都要回答得上来。我自己在面试之前做准备了快100个问题,面试稿就准备了2万字,虽然没有全部背下来熟记,但是大部分都用上了。

因为老师真的会问你关于你的研究的各个方方面面,比如说我研究的是博览会,他还问我你去过博览会吗?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博览会是怎么布置的,他会问很多精细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研究有足够的了解。

我有一个背面试的小技巧,你把你朗读面试稿的录音录下来你过后可以反复听,在做任何家务事的时候,或者上学路上都可以听,因为你听的时候脑子就会在顺便记忆,就会加强印象。

 

 

 

疫情影响

小编:好的谢谢大家的分享。那接下来,其实刚才大家也有提到,这次疫情其实对自己备考是有一些影响的,可以请大家分享一下么?

袁同学:我觉得疫情对我的备考来说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坏的影响,我可以不用去语言学校了,完全都在备考。但心态上,因为一直在家里,可能有的时候会容易有一点崩溃或者怎么样的。反正我三四五月真的是一直在家,后来最后两三个月我就每天去家附近的图书馆了。如果觉得在家里会容易走神或者心态会容易不太好的话,可以去图书馆学习。

徐同学:我觉得疫情给我学习还是造成一定影响的。首先,日本政府颁布紧急事态宣言,那段时间我们图书馆都已经闭馆了,国立国会图书馆都是要用抽选才能去里面查阅资料,所以这对于我当时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看文献是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再就是早大一直在改变它的入试方法,让我的心态有一点波动,我不知道之后会有哪些学校可以考,也不知道那些学校到底会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考,一直拖,本来一二月份就应该开始构思研究计划书,三四月份还没有写出来,五六月份写出来一篇,自己又觉得实在是没有任何研究价值,又只能在6月份开始重新写一篇。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把心态放平,不要太去在意外界的那些变动,就你把自己能做的东西做好。

 

 

张同学A:我觉得我可能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因为我跟大家不太一样,我是在大陆考的,所以我在国内这半年准备考试真的就非常惨。很多学校是要求到现场去的,像今年的庆应,‌‌我6月份‌‌其实非常顺利,就是资料审查都过了,但是到最后也没有给我改留学生的入试政策,‌‌他说你如果不能到现场的话,就只能放弃这次考试机会了,其实还蛮遗憾的。

但是‌‌经过这些事情,我的经验是尤其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你要做到坚持。事实证明其实我这种坚持是有结果的,所以大家不要给自己留后路,要坚持下去。在你对未来未知的情况下,你只能做好你能做的一切,就是 “尽人事听天命”。

张同学B:我的感触最大的就是心理压力会大于学习压力,我从3月份开始,就是日本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就几乎没有出过门,一天三餐在房间里,整天不是看书就是写论文,久而久之在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反而是心理上面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对任何都提不起兴趣。我觉得在这种时候就特别需要自己给自己一些舒缓的方式,比如说我每天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给我的爸妈打电话,跟他们说我的学习压力,然后他们会安慰我,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这种心理焦虑的情况。还有就是每天做一个学习安排,就是比如说几点到几点,该看什么书或者该做什么练习,每天给自己一些小任务,每天都有一些目标达成这样子。一段时间下来看到自己的成果之后,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

在疫情的影响下呢,其实对个人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所以希望其他备考的同学一定一定不要放弃,一定会有非常难熬的时刻,但是总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同学就是在第九十步的时候停下了,不想再继续了。就是很可惜,真的只差一步,只要坚持到那个地方,你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