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236|经营学合格之路:认准目标,全心全意

 

本期考学体验谈主人公 蛋糕 同学毕业于国内一所211、双一流院校的日语专业。深感于本科专业的局限性,蛋糕决定利用好语言工具来日本留学,继续深造,并由此加入了有间学堂UCBS4期学习经营学专业知识。转专业的同学都深受专业知识不足的困扰,蛋糕也同样,她在考学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从学堂学习,也在和专业老师的交流、专业书籍的阅读中建立、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堂的辅导,朋友亲人的辅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蛋糕合格了立命館大学テクノロジー・マネジメント研究科テクノロジー・マネジメント専攻博士前期課程。

 

昵称:蛋糕
日语:N1 147
英语:TOEIC 850
出身校:东华大学

 

以下照片均来自本期主人公自摄

 

首先谈一下我为什么要来日本考学。因为我大学学的是日语专业,但日语终归还是一种工具,除去这个工具我个人觉得自己能力还不足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去日本留学的话有刚好能活用我的专业,和也想去日本留学的男朋友达成了一致,决定来日本考研了。

 

考学准备

第一个准备的是英语成绩,我选择的是托业。在考托业的时候我准备了足足有半年时间,当时甚至有点感谢疫情,虽然导致我报考的场次延后了大概两个月,但这给了我更多的复习巩固的时间,从而在最后的考试中拿到了比预期要好的成绩。我从高中开始英语成绩就时常不及格,而且由于大学学的是日语专业,并没有修英语课的要求,更是水平下降到很低的程度。但是,托业有个特点就是它不需要非常大的词汇量,基本上就是工作及日常会话,所以是有几个固定的pattern的,这些掌握了之后就很容易拿高分。虽然在刷题的时候感觉每一套题都是错得那么多,看不到明显的进步,但是不要放弃,每一套的错题都好好理解和记忆,到最后考试肯定会发挥作用的。

再来说说专业课备考,我是从19年就报班开始上课了,但是由于那时候大四,一直在忙着搞毕业论文,反复被老师要求修改,以至于到毕业前都没怎么学习经营学知识,只是听录播课,粗粗地了解了一下大概的内容。20年6月毕业后才开始看书,梳理知识框架。然而自认为日语还不差的我,一开始读这些专业知识的书籍的时候十分困难,每一个词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当时最先读的是《よくわかる経営管理》,大M,以及恩藏的《マーケティング戦略》,由于脑海里并没有一个框架,且那会儿读书也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有点心急,会挑看着像重点的去读,所以只是被告知有这么一个个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之间却联系不起来。后来由于看了这些书之后阅读速度被锻炼起来了,以及我知道了每个知识点是什么,后面再看书就会把重点放在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上面了。特别是后来我还买了其他的书,在不同的书里,把我知道的知识点以不同的方式串联起来,不断地受到启发。当然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还是先掌握大致框架再去掌握每个知识点这样的顺序。

我得承认,在真正尝试去考试之前是把考学想得太容易了,而每次考试都考到了记忆模糊或者书里没学过的内容。还是自己醒悟的太晚了,同时也没做好一遍遍复习,精准记忆的功课,导致了明明考的是书里看过的内容,但还是有专有名词记错了,层级关系搞混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街道以及如动漫里那般好看的云

 

 

考学经历

下面是我的考学经历,20年11月来到日本,11月末当作先试试水,参加了京大的MBA考试,并没有所期待。考前主要就是做它的过去问,历年的过去问中16年到20年的写完整答案,06年到15年的,时间原因就只写了答题思路,然后交给老师批改。最后三天复习时就把批改完的正确答案都背下来。当时考完感受到的其实是,我发现自己考前复习过背过的内容是能够在考场上很好地写下来的,虽然也出现了我根本不会的题,但总的来说对我是有鼓舞作用的。

后来在备考早大的时候用的也是用了同样的办法。但毕竟只做一个学校的过去问还是十分片面,尽管那次早大总体来说是简单题,但有一道需要读另外一本推荐书目的题目就不太会答,再加上早大的倍率始终保持在高位,很合理地落了笔试。

上智笔试的合格其实有点意外。因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上智的题太难了,所以我根本没有去写过去问。在这里特别要感谢有间的老师在我备考上智时推荐了我一本讲マーケティング·リサーチ的书,薄薄地很容易看完。大概了解了上智常考的实验设计题可以怎么答,为真正考试时出现的实验设计题提供了思路,尽管时间原因那道题其实并没有答完,但前面的叙述应该还是让老师看到了我是有思路的。除去这道实验设计题,前面还有两道题考到的名词其实我并没有在书中读到过,但幸好都是那种看到就大概能猜到是什么意思的名词,我就动用所有的想象力,有条理地把格子填满了。不过虽然有幸进了面试,但还是因为自己志望理由准备得不充分,一紧张日语竟然完全卡壳了,以及研究计划书相关的问题没有想得很清楚,最后市场方向总共就5个人参加面试也还是没有合格。

以上是我20年冬季的考试经历,接下来就到21年夏季的备考了。总结了冬季考试的经验,我觉得自己在做过去问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的原因,其实是本身知识面不够,在我现有的书中甚至找不到相关的内容,于是在冬季考完后我按照各个志望校的出题方向买了好几本书。并且感受到了去年自己的研究计划书有比较致命的缺陷,在研究目的上就经不起推敲,所以又换了一个题目,当时出愿时间已经十分紧张了,在跟老师通话两次后花了三天时间赶出来了一个研究计划书。真的十分感谢有间老师的帮助,让我顺利地再次出愿了早大和上智。

在此之前赵老师建议我报一下立命馆MOT,当时的我对立命馆MOT没什么感觉,因为对这块领域感觉很陌生,但听说相对难度会低一点,而且在大阪这个我很喜欢的城市,所以还是报名了7月份的入学考试。后来通过在油管上搜它的视频,听同学说打电话给立命馆MOT教务处的时候对方的关西腔很可爱,渐渐地对其产生了好感。转身就入手了它官网上的推荐书目《イノベーション·マネジメント》。

因为我报的立命馆MOT的考试时间是7/11,相对其他学校特别早,前面在读其他书,然后从6月开始读这本《イノベーション·マネジメント》。但因为语言学校很严格,作业多,再加上那段时间在重写研究计划书,直到考试前一天我才读到剩下最后一章。好在这本书条理很清晰,用词也很好理解,也有很多内容是已经学过的,看过一遍基本上都能留下印象。

其实立命馆考试前的第三天特别焦虑,书第一遍还没有看完,面试的准备也因为没有头绪而完全没有着手,在语言学校简单地模拟面试了一下也完全答不上来志望理由。回家后好好地看了一下官网的说明以及宣传册后,才开始建立起MOT大致在做什么的印象。考试前的第二天晚上,有间的袁老师和赵老师给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开了个zoom进行了模拟面试,我们的回答都不太尽人意,老师就给我们建议,告诉我们可以在面试时为自己树立一个形象并围绕它进行回答,然后老师还根据我们的回答,给出一些比如说这样回答会更好的建议。结束后,我其实有点心灰意冷,因为对于这个陌生的领域来说实在没什么信心去说自己多么喜欢它,再加上书只是看了第一遍,还没复习,为了一个合格概率不高的学校我要花3w日元往返大阪,开始思考是不是值得,这么痛苦了一个晚上。

终于到了考试前一天,我必须要做出选择,早上跟爸妈通了个电话,并没有找到答案。问了问男朋友,他建议我去考一下,就算是“ダメもとで”。再问了我另外一个一起考学的同学,她告诉我她的老师说要考立命馆MOT最好就在这个7月份,合格概率会大一点。我原本打退堂鼓的原因是想着既然是所谓的保底,我应该晚一点考才比较好,比如说11月份入试之类的,因为如果这次落了,那下一次我感觉自己无法坦然地再面对教授了。但听了我同学的话,突然就振作起来了。预估了一下剩下的时间可以怎么运用,然后马上预定了酒店,开始动用自己所有的脑细胞抓紧时间整理了一下书上内容的脉络框架,然后对昨天模拟面试时被问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再思考,综合了我对某样技术的认知,再找了些资料,在考试的前一天总结出了一个虽然内容浅显但是比较完整的面试稿。

考试当天很顺利地,笔试的题都是我有自信写得出来的题目,虽然有一个没有完全掌握的小题,但当时脑子里的知识我知道足以答到大部分得分点。而下午面试很凑巧的是,面我的就是我志望理由书中提到我读了他的书的那位教授,他十分亲切地感谢了我读了他的书。整个面试过程很轻松自在,规定的平均面试时间是每个人15分钟,我面了足足有20分钟。十天后,在上语言学校的网课时,我欣喜地查到我合格了。

 

考学时读完的以及读了一部分的书

 

 

心态历程

我自己在考学的过程中有个规律,就是考前越焦虑越紧张,考试效果越好。

京大:无感。

早大:小期待。

上智:焦虑。

立命馆:焦虑并有点绝望。

不是说要宣扬紧张,而是考试前必须要有个备考的心理状态,带有一定的紧张感会使我抓紧一切时间复习。在这最后的规定时间内复习到对整体有一定把握了,没有太多盲点之后,最后一天的晚上真的会睡得很好。

而21年夏季报名的上智和早大,个人觉得是因为有了这个“保底”就気を緩めた,没有再全心全意地去备考,心态也慢慢变得有点佛系。尽管我还是尽我的努力去复习了,但是心态不对还是会效果大打折扣,最后上智和早大的笔试都没有过。

我要感谢一下我的男朋友和有间的老师们,选择同一专业并且学习优秀的男朋友在我的专业知识学习上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有间的老师们每次过去问都会详细的批改,以及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带我快速确定了研究计划书的题目,并且,当我还在国内时帮我出愿,模拟面试时给我的建议,都使我的考学路顺利了很多。

 

大三去大阪交换留学期间宿舍附近举办的吹田祭り,很多人跟着演歌的音乐围着舞台边走边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