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209|经过荆棘泥泞,合格庆应和明治——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本期考学体验谈主人公 小熊 同学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日语专业,作为跨专业的小白,小熊决定加入有间学堂国际政治13期班进行学习和备考,在经历了秋季入试的失败后,小熊重新制定了考学的方针,转变了考学策略。在积极备考下,于2021年2月合格了慶応義塾大学法学研究科政治学専攻修士課程、明治大学政治経済学研究科政治学専攻博士前期課程,已于4月入学慶応義塾大学。
本篇文章小熊着重介绍了庆应考试的经历和考前准备的经验,希望能为转专业的同学带来收获。
昵称:小熊
日语:N1 121
英语:未提交
出身校:普通一本
以下图片均来自本期主人公自摄
大学院的生活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在被作业发表追赶着的我,有一天找资料无意翻到了考学笔记,不禁感叹原来我已经上岸了。考学这一年的艰辛,许多不容易,寥寥数语也道不尽。但好在“有间”带着我披荆斩棘,就算我去年秋季考失败了,也从未放弃过我,就像是导航一样,“你已偏离路线,已为你重新规划,请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掉头”,一直护着我在冬季高效率地合格了明治和庆应。
谢谢廖老师帮我科学有效规划考学计划,谢谢TA小刘老师帮我择校选导师修改过去问,谢谢张老师帮我修改计划书模拟面试,谢谢尤老师帮我这个跨专业零基础小白解答疑惑……带着这份美好和期许,趁着考学记忆还没落上灰尘,借着体验谈来针对性的复盘一下庆应考学历程,也希望能给正在路上的后辈们一些启发和鼓励。
(*这篇体验谈的大致简介,可自由挑选自己需要的部分阅读)
一、 考试过程
1、笔试情况
2、面试情况
3、考试结果公布
二、 备考建议
1、研究计划书
2、专业知识
3、心态
三、 结语
一、考试过程
1.庆应笔试情况(一般入试)
庆应法学研究科政治学专攻笔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学(必修),第二部分是政治理论/社会学/国际政治学/地域研究/公共政策/ジャーナリズム(选修,选择一门自己擅长的即可),第三部分是外国语(英语/日语/韩语等)。
虽然我选的是政治理论,但是在考卷发下来的时候,发现社会学和国际政治学中也有可以动笔的题目,但是因为报名的时候已经报名了政治理论,考试的时候必须作答报考提交的科目。想跟大家说,在未知的状态下,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科目。英语这一部分,是给一篇英文稿子,在规定时间内翻译成日文,可以带英和词典。由于我将所有备考重心都放在了专业知识上,英语完全没准备,可以说是裸考,所以考试过程中翻译速度很慢,一边分析长短句一边查生词,显然有点窘迫。
报名—打印准考证—查询一次合格—查询二次合格—办理入学手续均在庆应考试系统里,然后在学校发给我们的邮箱里登录查询一次合格,有个好处是可以看到有多少人笔试合格,这也是整个考试中唯一一次知晓整个竞争状况。一次合格公布后,出于好奇我大概看了一下,笔试刷了将近2/3的考生,还是挺激烈的。
公布的一次合格名单
2.面试情况
面试时长大概是半小时左右,我12点开始,出来的时候已经是12:48了。客观上是我有史以来面试时间最长的,但在面试的时候,个人主观上觉得时间过的还挺快的,感觉才交流了一会儿就结束了。三位面试官,自己想报考的教授和另外两位老师。三位老师轮流问问题,面试问题都是围绕研究计划书。可以说你提交上去的计划书每一处都是会被问到的点,除了自己的志望教授,其余两位老师都是第一次看我的计划书,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他们问的问题都是即兴想出来的,有的甚至很刁钻。我只能临场组织语言,尽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出相对应的回答。
面试这一块其实我准备的非常不到位,因为考虑到笔试没过面试就没资格参加的考试顺序,我就把所有重心都投入到了笔试专业知识中,面试前一天晚上8点出笔试成绩,看到自己合格了,急急忙忙才开始背第一遍面试稿,在脑海里理顺计划书的逻辑,就这样去参加了第二天的面试。可谓非常“刺激”。但是这种做法强烈不建议,所以不管过没过笔试,都要在考前好好准备面试。
3.考试结果公布
庆应考试日程很紧凑,三天连轴转:第一天笔试,当天晚上出成绩;笔试合格第二天参加面试;第三天早上登录系统查询最终成绩。节奏很快,不用煎熬,但也会让人处于一种虚无缥缈的幻觉里,不真实。庆应以前公布笔试成绩结果是直接张贴在校园揭示板上,一群穿着西装的考生们找自己的考号,过了立马去面试,没过的人只能失望而归。这次或许是因为疫情,在邮件里公布笔试合格名单,也挺好的,避免了尴尬(苦笑)。
带着合格结果和疲惫在回去的路上
二、备考建议
1、研究计划书
说到研究计划书,可谓是重中之重。通过一篇计划书,就可以看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及未来成为修士的学习能力。计划书最基础的就是,把你想研究什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说清楚。随之而来的就是研究动机以及研究方法等。而且在我的庆应面试中,所有问题都是围绕计划书。这也就反映了口语能力,是否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好写个面试稿,也可以向塾里申请了以往的面试问题,提前设想教授们会问到什么问题,但面试稿不是万能药,到真正考试的时候也有极大可能会出现新问题,这个时候不要慌,尽可能的给出自己的见解,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表达出来,就算问题不会,老实跟教授坦白,不要打脸充胖子。
我在去年4月刚加入有间的时候,为了能赶上接下来的秋季考,急急忙忙写了一篇计划书,写的过程真的很痛苦。秋季考意料之中的失败,正好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课题的机会。现在回想,秋季考失败的原因或许就出在那篇计划书上。在后期计划书的修改中,选择了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例,不管是找文献还是整个内容的作成,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非常积极的状态,所以我只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写出来了。当然后期也是因为有了张老师的重磅加持,当时情况紧急,离明治和庆应的出愿所剩时间不多了,张老师直接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一直在跟我讨论计划书中不足的地方。有时候深夜还能给我反馈,也是在跟张老师不断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自己计划书的理解程度。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张老师,也很幸运最终的结果是好的,没有让张老师的辛苦白费。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中的政治学这一块,我看的是久米郁男的『政治学』和粕谷祐子的『比較政治学』,选修中的政治理论这一部分,我看的是川崎修『現代政治理論』。说实话,庆应专业知识这一块相对其他学校,挺有难度的,而且部分考的很细。真正开始准备庆应的笔试是在12月份中下旬左右了,离2月份的考试极其之近,在短时间内,我就把重心全部放在专业知识上,这也导致了我上述所提到的英语考试完全没准备的窘迫。在这两个月集中备考庆应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在坚持和崩溃中反复横跳,有时候写过去问,写着写着就会崩溃,因为有些题目根本写不下去,无从下笔。有些知识点根本就没接触过,一边哭着一边又去翻书找资料。有时候碰到不会的知识点,会跑去问尤老师,谢谢尤老师每次都通俗易懂的向我解答,并鼓励我。幸运的是这次专业知识考试题目很简单,在我看过的庆应过去问里,可以说是很常规的了。
导师在向学部生介绍校园
3、心态
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一年考学时间里,前半段时间太过于放松,盲目自信。经历过秋季考失败后,我才开始有了危机感和压力。再加上疫情迟迟不见好,连带着考试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中途托业考试一再取消,多方面的压力下,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我开始对自己没信心,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当初或许就不应该出来考研。后来想着小刘老师张老师他们一直都没放弃我,我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带着“再坚持一下吧”这种心情继续出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托业考试取消,那我就去参加校内考;书看不完,那我就熬夜看;心情down,那我就出门喂鸽子去。我还记得有一次崩溃痛哭的时候,正好爸妈打来视频电话,想跟他们哭诉我的压力但又不想让他们担心,我只能装作信号不好挂掉了视频,一个人偷偷的哭。原来这就是长大。有时,我可能脆弱到说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三、结语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秋季合格了,可能也就止步于此了。时间会告诉你,一些人对你的拒绝,其实是一种成全。所以就算现在你还没合格学校,也不要灰心,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甚至你可以开玩笑说,“那几个学校不要我,是他们的损失”。总之,坚持下去,总有对的那个学校那个教授在等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