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考研|北海道大学合格访谈

 

简介

 

和我们一起赴一场北海道的春天吗?

作为日本北海道地方最高学府,旧帝国大学之一,北海道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日本国立大学之一,也是众多赴日留学学子的梦中情校之一。

今天,小编特别邀请到了合格北海道大学的张同学樊同学,他们均是有间学堂的学员,身处疫情严峻影响下,通过远程学习与报考,最终圆梦北大。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备考历程和心得吧!

 

 

01 自我介绍

 

昵称:张同学
日语:N1 163
英语:TOEIC 810
出身校:西南大学


昵称:樊同学
日语:N1 123
英语:TOEIC 825
出身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小编:首先祝贺大家合格北海道大学,也谢谢大家今天能够参加这次的采访。希望大家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说一下自己的基础情况。包括出身校、专业,还有语言成绩,在有间的期数。以及本次合格的学校和专业,最后就是和有间结识的契机。

张同学:大家好,我是社文13期的学生,本科是日语专业。这次全程都是国内远程备考,合格了北海道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指导老师是教育学研究科里做社会学课题的一位教授。我的研究方向是和儿童相关的。
我和有间结识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好像是大三的时候,那时候刚刚考虑要来日本留学,在知乎看到了合格体验谈。读完之后感觉很有参考价值,因为是实际经历过考学的前辈写的体验谈。我就从那里开始认识了有间,慢慢地开始了解一些信息。到正式开始备考的时候,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体验谈,就来咨询了有间的老师。

樊同学:大家好,我毕业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日语专业, N1是123分,英语有托业825分。是有间新传12期的学生,这次合格了北海道大学国际广报观光学院
我是大四的时候知道的有间。我在大四下半学期才有想来日本读研的想法。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经常在知乎上看到官方号的回答,感觉比较具体而且详细,很有参考价值,就加了老师的微信咨询。来日本交换的时候,和咨询老师见面聊了一下,就报名开始学习了。
我原本是待在日本的,但是因为疫情回国了,当中有犹豫过要不要弃考,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这次备考也是在国内远程准备的。

 

 

 

02 择校理由

 

小编:好的。接下来主要还是请两位同学介绍一下,为什么会选择考这所大学,以及对于这所学校前后印象的变化,比如在出愿的时候和教务打交道时的感觉,或者联系教授时的印象等等。

张同学:选这个学校主要是从课题方面考虑。我在写完研究计划书之后,根据计划书能锁定的学校也就那么几所,在这当中自己的课题比较适合报现在北大的老师,所以就出愿了。
另一个原因是我对地域没有太多的要求,比如一定要留在东京。我也比较喜欢北海道,北海道的环境,还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觉得挺合适的。不是说特意想考北大,感觉是很顺理成章地走到这一步,也是让我比较满意的一个结果。
对北大的印象的话,前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因为我没联系教授,直接参加了考试。考了之后,总体上觉得和教务,以及和教授之间的交流是很简单直接的,没有繁琐的、礼节性的内容,很方便。

樊同学:我也是先定了研究计划书的题目,再去选学校的。一开始没有想那么多,觉得新传方向的学校应该都可以考。但是写出来以后,就会发现每一个大学的新传专业,在研究分野上差距比较大。我根据自己的课题,报了早稻田、明治和北海道三所。
我在报考的时候有一个失误,就是没注意到有些学校会规定N1成绩的两年有效期,导致我失去了很多报考机会。比如说上智,我就是没办法出愿的。
早稻田的话,总体感觉比较偏政治,我的课题是偏向社会问题的,可能是我没有合格的一个理由。明治有老师可以报,但是因为老师自己在外研修的关系,也没法报考。
这次能合北大其实也是挺险的。我一开始先报了北海道的研究生,报完以后,感觉研究计划不够好,马上做了大篇幅的修改,改完之后才去报了修士,之间时间挺紧张的。结果研究生没过,修士反而过了。可能就是因为计划书的关系。
对于北大印象的话,感觉新传专业的相关分野特别丰富,从国際広報メディア・観光学院这个名字也能看出来。教授的研究范围也很广泛,比如媒体文化方向的,以及关于媒体报道的各方各面都会有涉及到,对研究计划书课题的限制不会特别的大,我觉得这还挺好的。
参加说明会的时候也感觉老师们都比较亲切,有问必答。和前辈们也有聊过,科室和科室、教授和教授之间没有很大的间隔,可以向别的教授请教,感觉研究氛围是比较融洽的。

小编:关于日语成绩有效期这个情况,之前我知道是庆应和一桥部分研究科有这个规定,上智可能是最近改了。这也是考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大家要及时关注募集要项。

 

 

 

03 专业学习心得

 

小编: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就先聊到这里,接下来是关于考学的内容。首先是专业学习上的心得,两位同学都是跨专业的吧?希望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想换专业,以及在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张同学:我是从日语专业转到社会学的,现在的课题是社会福祉相关。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对社会学感兴趣,一直想学社会学,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太大的犹豫。
日语专业的同学转专业的话,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其他的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在大学阶段都是用母语来学习,重点可能是放在思维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的锻炼上。但是对于日语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从大一开始重新学一门语言,相当于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一下子降到了幼儿园水平,在这方面的训练会欠缺一点。所以我觉得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的专业的时候,需要加强这种基础能力的练习。

樊同学:我也是日语专业。想转传播学主要是因为大三交换留学的时候,在文学部学到了一些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对媒体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之后自己也去看了一些相关的文献,传播学让我觉得很神奇,原本自己对于媒介以及媒体都没有什么思考,但是上过课之后意识到它们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感觉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就选了新传。
跨专业确实是不太轻松,因为相当于要在短短的1年内,从零开始学习本专业学生4年的知识。我自己不太擅长记忆和背诵,解决方法就是把讲传播学基础知识的专门书多看几本,加深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自己的看法。比起直接背书上的内容,反而更容易记住。如果本专业是日语的同学,因为已经有了语言基础,只要有足够的阅读能力,理解这些专业知识也不是非常难。

 

 

 

04 研究计划书

 

小编:好的,谢谢两位同学的分享。接下来希望大家可以说一下研究计划书方面,比如是怎么思考研究课题的,在写计划书的过程中有碰到什么困难吗?

张同学:研究计划书我自己比较有体会的一个点,就是要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有那种想法,要先看学校,然后选一个报考范围比较广的课题。后来我发现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抱着这种想法的话,课题很难推进下去,想不断改课题,也一直明确不了问题意识
后来和当时的班主任马老师谈,她和我说了一句话:最后能够做到底的课题,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开始最想研究的课题
所以后来我放下了比较现实的考虑,开始深挖我最想做的课题,然后发现这个路一点点被打通了。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做这个课题没有合适的教授,但是最后把计划书写出来之后,很意外地在教育学研究科找到了合适的老师。

樊同学:关于研究计划书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好落脚点,也就是问题意识。我自己在定题的时候,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每次都是觉得这样差不多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会察觉到好像不太够,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产生题目过大或者题目过小这种情况。其实本质还是因为信息检索,或者说先行文献读得不够多。一定阅读足够多的先行研究,然后明确研究方向,对这个方向上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要有基础的理解,在这之后再去寻找问题,现阶段的研究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深化下去的。
在寻找自己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阅读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先行研究这么多,也不可能全部读完,阅读过程中要抓住要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另一点就是像刚刚那位同学说的那样,一定要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写。如果单纯就是为了考上,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话,会很难推进下去。

 

 

05 笔试&面试的准备

 

小编:感谢两位同学的分享。下面想请两位同学说一下准备笔试和面试的经验,特别是在远程报考上,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总结出来的经验的话,也可以聊一聊。

张同学:我的面试是在国内通过远程视频参加的,内容上包括了原来笔试的基础知识,加上研究计划书这两部分。
从备考上来看,这种形式和正常准备笔试面试是一样的,只不过需要把笔头上的练习改成口语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口语把原本想写出来的内容表达出来。
我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教育学研究科的专业知识和我在社文班学的知识相差比较大,这一块是我在备考的时候一个比较难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学习专业课上老师一些归纳知识点的思路,比如按时间、按人名或者按专题去整理。虽然说内容上不同,但是方法是可以借鉴参考的。不要觉得因为笔试的题和学的内容不一样,之前学的东西就完全不看,或者说觉得那些时间完全是浪费。
面试里有关研究计划书这方面,面试的时候老师会问得非常细,我觉得主要的点是要非常清楚自己研究的是什么,对自己写下来的每句话都可以解释清楚。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研究计划书重新拿出来,站在读者的角度重新读一遍,看计划书里有没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理解的。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在面试的时候,教授给我的感觉也不是为了要考我,而是针对计划书里一些他不了解的地方,要来问我是怎么想的。所以我们平时准备的时候也要有这样的视角

在远程报考这一块,我觉得问题在于面对未知的情况会有比较大的压力。我这次报了挺多学校,包括北海道这边,其实一直不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参加线上考试。我报名的时候,很多学校还是处在一种不确定要不要继续线下考试的情况,是报名了之后才改成线上考试。有些学校虽然是线上考试,但是要项一直不出,不知道考试形式,也会很不踏实
针对这个情况,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学校去年的情况。比如北海道大学今年考试的流程,和去年其实是比较像的。参考之前的信息其实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帮助。
另一点是要多多尝试。可能有一些学校不支持线上考试,但也可以先去报一下,毕竟我们在国内,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有可能会变成线上的学校都要去试着准备一下,在自己有精力的情况下多报几所,增加自己的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尤其是像把笔试和面试合并成线上面试的情况下,对口语的要求会比较高。把书面上的笔试变成口头问题,其实是变得更难了,因为没有思考时间,需要马上做出回答。如果自己的口语不太好的话,哪怕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却说不出来,会非常吃亏。
同时,在正式面试的时候,在开口前可以给自己缓和几秒时间,稍微思考一下。和立即回答,结果说了一堆别人听不懂的内容相比,自己比较镇定了再回答反而会好很多。事前准备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去训练答题的模式,比如观点+理由+例证,有了框架之后,会给老师一种有逻辑的印象。
远程报考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提前准备,国内出愿涉及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是否来得及,邮寄材料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余地。

小编:说到面试紧张这一点我还是挺赞同的。比如之前有一个学生去面试,需要现场读文章,他就和老师说,可不可以先看两分钟再读,老师也同意了。通读一遍之后再来朗读,会比较流畅通顺,反而比磕磕巴巴的要好。

樊同学:因为疫情原因,如远程报考的话,有笔试的学校基本上是报不了的。报的学校一般都是把笔试的部分添加到了面试里。但是哪怕取消了笔试,笔试的准备也不能缺失,比如对专业知识里基础概念的理解,同时也特别需要抓住重点。比如像北海道这次的面试,除了研究计划书之外,就是专业知识考察。在形式上是给出一个问题,思考3-5分钟,然后回答。短时间作答需要的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处,然后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进行作答。是非常考验及时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抓取关键处的能力。
另外就是要对自己研究计划书有很充分的了解。哪怕是没有实际用到计划书里的先行文献,也要在准备的阶段去对先行研究进行复习,在大脑里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要有备份,才能保证自己在面试里的表现

关于远程报考,我的感受和刚刚那位同学一样,不知道材料能不能按时抵达,不确定性很高,所以一定要尽早准备齐全,尽早寄出。
另外一点就是远程准备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不能提供足够的日语环境,平时思考和写作都还是以中文为主,这点在正式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有影响,所以需要平时有意识地去培养。

小编:谢谢樊同学,确实远程学习的话,没有及时的反馈,身边也没有朋友,不像原来在教室里大家一起上课的时候,可以互相交流,找到一起学习的伙伴。学习太孤独的话,也确实不太好。

关于这点,后面的同学可以在群里可以加一加同期同学的微信。之前大阪校有同学就建了一个学习小组,比如约好每天看几页书,这样还是挺好的。之后有同学有这方面困扰的话,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

 

 

 

06 毕业计划&考学建议

 

小编:感谢两位同学聊了这么多,最后这个部分想请大家谈一谈在有间学习的感受,以及毕业之后的规划,比方是打算读博还是就职?给各位后辈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张同学:在有间学习的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有群体感,在班群里经常有同学会提问,老师解答的时候我也一直在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好像是自己遇到的问题,焦虑感就感觉会降低一点
还有在老师这一方面,和老师聊过之后,虽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决定,但是各位老师都会针对情况给出自己的建议,往往这些建议会让人打开新的思路,在迷茫的时候就找到了方向,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大的收获。

毕业之后的计划我现在还没有考虑得特别清楚,感觉需要做出一些尝试之后才能决定。目前想法是希望能够在一年级结束的时候,能大概有一个方向。
给后辈们的建议就是不要想太远的事情,要把握当下。在现在疫情的情况下,远程考学是一件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但是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能不能参加考试其实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把重心放在今天能做什么,这周准备做什么这些计划上,把压力转换成一件一件需要去完成的小事,也就有动力了。等到真正考试那一天来的时候,量变会引起质变

樊同学:在学堂的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和老师的距离比较近,没有那种老师特别严格,或者不好意思问问题的情况。事务老师也好,班主任老师也好,有问题的话都会得到耐心的回答,这是我觉得非常的暖心的。老师作为前辈能够给到你的建议,是最实在最有用的。我在考学过程中,老师会给我一些正面的反馈,比如这次改得不错,计划书很有意思,像这些鼓励的话,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我一直学习下去。没有那种一个人摸黑走夜路一样的孤独感,很安心。

毕业后我目前是比较倾向于在日本就业。读博现在还没有什么了解,实际进入大学院以后可能会了解一下,看一下适不适合自己再做打算。
给后辈们的建议是要有信心。比如我在新传12期的时候,周围同学都很优秀,出身校有像浙江大学等等这些很优秀的学校,而我只是普通的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自己也不太确定能不能够考到心仪的学校。但是还是要有信心,因为日本考学的话,除非是有些学校很看重出身校,其实还是主要以考试表现说话,算是一个新的机会。不要被过去的学历限制住了,要专注提升学术能力,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心态要纯粹

小编:好的,谢谢樊同学,我们今天的采访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些,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参与。

再次祝贺大家合格,明年应该是可以顺利入境的,不用太担心。祝两位同学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