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246|凛冬将尽,春色可期

 

本期考学体验谈主人公 鱼鱼 毕业于一所一本院校的日语&会计专业,虽然最初选择做一位节约型选手,但在自己探索考学路之后,鱼鱼发现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考学情报搜集,都需要获得更专业的指导,于是她加入了有间学堂UCBS经营学7期班进行学习和备考。

因为人在国内,疫情走向又并不明朗,鱼鱼很快梳理出适合自己考学的目标校,并针对各个学校的特点,精简删改自己的计划书和材料,终于在年末,成功合格了慶應義塾大学政策・メディア研究科認知・意味編成モデルと身体スキルプログラム修士課程、名古屋大学経済学研究科産業・経営システム専攻博士前期課程。这篇鱼鱼呕心沥血,近万字的体验谈,希望能为后来的同学带去帮助。

 

昵称:鱼鱼
日语:N1 164
英语:TOEIC 885
出生校:山东财经大学

 

以下照片均来自于本期主人公自摄

 

两年前,我的旅签直考计划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戛然而止。此后的半年,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一边手足无措地整理着被疫情打得稀烂的考学规划,一边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重复思考着自己的未来。长达一年的间歇性踌躇满志与持续性迷茫焦虑所交织的复杂状态,曾经构成了我考学生活最厚重的底色。尽管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许多细碎的情绪已经无从捕捉,但一路上踩到过的坑和犯过的错,都还仍旧是鲜活的记忆。因此,我写下这篇考学体验谈,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亦或是即将开始备考的大家。特别是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参加远程考试的小伙伴们,希望这篇线上考的经验贴,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研究生申请失利,费用节约型选手转型

一开始决定考学,我打定了主意要做费用节约型选手。不报塾,不找语言学校,托老师帮忙带回两本经营学的专业书籍后,我便开始了自学之路。2019年的冬天,怀着“先做研究生考试或许更稳妥”的心态,我在看了两本教材以后就匆匆忙忙写出计划书, DIY申请了阪大经营学的研究生。原本只是不抱希望的尝试一下,没想到几轮邮件过后,却意料之外的收到了老师的内诺邮件。当时的我在兴奋之余,也似乎卸下了内心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反正已经有研究生托底了,短期签证报考其他学校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吧。

然而,这样的侥幸心理持续了不到一个星期,突然出现的疫情就给了我自以为清晰稳妥的考学计划重重一击。随着疫情逐渐蔓延,各国都开始实行入国限制,我用研究生签证参加阪大考试的想法好像正变得越来越没有可行性。更重要的是,我后知后觉的发现,阪大的研究生申请是需要统一发材料给教务,由他们审核后再代为转发申请的。这是从2017年就开始的新改革,而我却因为没有认真查看官网忽略了这一点。这不仅意味着教授现在给我的内诺没有效力,还意味着我在重新通过教务进行研究生申请时可能会有书类不合格的风险。按正常思维走的话,这种情况下早点开始关注其他学校的其他考试途径,不把所有筹码都堆到研究生身上才是更好的选择。可出于固执,以及对新选择的逃避,我的侥幸心理再次出现了:在应当开始准备专业知识和打磨计划书的黄金时间,我执拗地选择了等待阪大研究生的最终申请结果。一切都等结果出来再说,我这样想着。除此之外,整整四个月,再没有其他任何动作。

20年5月份,我收到了教务发来的申请结果通知——不合格。虽然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阪大经研的研究生申请非常严格,以我的硬件条件单是通过教务的书类审查都几乎没有可能,但对当时的我而言,这个结果无疑是一记重锤,在锤懵我的同时,堵死了我抱着侥幸心理给自己留的最后一条路。

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足够优秀的计划书,甚至没有入境去参加哪怕一次考试的机会。离夏季考只有两个月的毕业季,留在我记忆里的只有情绪低沉的午后,和半夜三点悄悄爬上学校后山坡的月亮。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再这样只靠自己一个人下去,很可能只会离定下的目标越来越远。考虑到跨考所面临的专业知识匮乏,以及考学情报的不足,我决定报塾进行更系统的学习。

 

邂逅有间,从零出发

我选择有间的理由很简单。之前从网上认识了一位同样跨考经营学的学姐,她上岸前报的塾就是有间学堂。后来,我加上UCBS赵老师的微信,得知现在组团报名有优惠,于是就火速决定了。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相处后再回头看,我无比确定自己在这里所获得的东西没有辜负自己当初略显草率的选择。无论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计划书的指导,亦或是日常考学相关问题的解答,有间学堂的老师们都以很高的专业水平给予了我切实的帮助。

首先,专业课的学习,让我意识到自己自学的水平还远远不足去应付真正的修士考试。原本我以为自己提前看过专业书,又在大学辅修过一部分管理学知识,学习起来应该不会很困难,直到我看到了老师课后布置的那些五花八门的过去问。笔试考察的是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灵活运用与说明,而非单个知识点的机械罗列。而为了验证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和答题逻辑是否合理,及时得到更具专业性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感觉有间学堂对我帮助最大的一点。负责批改过去问的老师们几乎每次都会给我的过去问留下一大片一大片的评语,除了指出我答题内容里存在的优缺点,还会根据题目提供自己的思路与见解。特别是MBA的过去问,在练习它们的过程中获得的思考题目的角度与方法,对我答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

其实在自己还没能把所有知识串联成一个系统的时候,面对过去问一个字都蹦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但就像前面提到的,过去问的考察重点不在于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而在于灵活运用它们的水平。个人认为这种能力可以在所有知识点已经差不多过了一遍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练习,不需要等到把它们都掌握的滚瓜烂熟了再开始。如果这个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还不是很熟悉,我会选择参照资料或者讲义的内容,在形成了自己答题逻辑的基础上把它们搬上去,过后再根据老师们的评语修正思路,背诵知识点。当然,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式不同,这一点需要在练习过程中自己慢慢摸索。但几个月的过去问练习,无疑是对我审题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形成有着巩固作用的。虽然最后没能有机会参加笔试真正考察一下自己的答题水平,但在后期进行计划书以及志望理由书的撰写时,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有意识地运用过去问练习时养成的一些阐述方法。

其次,计划书相关的指导也让我感到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在定题方面。我是一个很容易纠结选择正确与否的人,如果当下的选择给我的感觉是“不对”的,那就算后面有一堆事情等着,我也很容易待在原地想东想西,不往下走。起初,我担心计划书题目太窄没有合适的教授,太宽泛又显得没有新意,所以单是选题,就耗费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加上疫情带来的不太明朗的考试形式,每天我都在现实和个人目标的落差之间一边挣扎一边毫无进展,不知不觉间错过了去年最后的考试机会。

直到转过年,看到塾里时不时发出的合格实绩,我整个人像一只被从沙子里揪出来的鸵鸟,开始在混沌中渐渐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继续拿没准备好当借口不踏出开始的这一步,今年也只能和去年一样边痛苦边原地踏步了。于是,我开始重新浏览各个目标校的官网,并主动和老师们进行计划书选题相关的交流。关于选题方法,我采用的是先选老师再选题目。即先浏览志望校所有老师的研究领域,在纸上列出关键词,然后从中细化出自己感兴趣并且出现频率不那么低的领域进一步查找资料。最后,我拟定出两个方向的题目,分别列出大体框架后发给了计划书指导老师,看是不是有可行性。很快,老师看过我的计划书框架后指出,其中一个题目中涉及到的几个理论属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可行性比较小,另一个则看起来更适合修士阶段。最终,经过几番交流,我的计划书终于在今年3月份左右开始动笔。

在整个准备过程中,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有三点。第一,计划书的难点不在于写,在于前期的文献搜集和归纳整理。当我们能够在所有感兴趣的文献中精准的提取出问题意识,并带着这些问题意识不断查找更进一步的论据支撑后,计划书的撰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有同学对于研究计划书还没有形成特别清晰的概念,我推荐看一下名古屋大学犬塚篤老师主页里的相关内容,个人认为它甚至可以当作一篇研究计划写作的入门教程(笑),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在教授们眼里一篇达标的计划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阅读先行研究时,我会把它们的「主旨」「问题意识」「推导过程」「结论」用100-200个字概括并写在本子上。其中,每一篇的「问题意识产生过程」和「假说推导过程」我看的比较仔细,并且自己写计划书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去模仿他们的逻辑表达。此外,我还准备了几张纸,专门用来放某篇论文里自己觉得可以拿来当做论据的句子,防止写计划书的时候需要用到某一段却忘记了它在哪一篇里。

 

 

一部分先行研究的笔记

 

第二点感受是,比起塾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我曾经以为报了塾,事情就能在老师的督促和自己的配合下走上正轨,但事实完全相反。老师不可能恰到好处的关注到每一个人,塾更多起到的作用是优化自己做出的努力,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不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出愿相关的准备,在自己多上心的基础上和老师们多交流,你会发现塾里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最后,如果感觉一切都很糟糕,没有方向感,那就从自己觉得最棘手、又有能力改变的事情开始吧。把所有步骤按顺序罗列出来,眼下应该做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

 

出愿准备,一场细心、耐心、恒心的修行

临近七月,各个学校夏季考的募集要项几乎都已经公布了。我一方面考虑线上选择少且竞争激烈,一方面怀着日本能在奥运结束后放人入境这种不切实际的殷切期望,出愿了一所私立大学的别科。但拿到通知书后再三考虑学费和考试前入境的可能性,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样,我的报考范围就缩小到了只能线上考的学校。排除掉那些可以线上但却要求人在日本的(例:和歌山大学),最终选择了四所。分别是一桥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庆应义塾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和九州大学经济学府。其中九大是我唯一两次发邮件套磁的学校,但可惜的是并没有收到老师的回复。虽说经营学一般不需要套磁,但如果学校没有明令禁止,我个人倾向于在时间充裕的基础上提前发邮件与教授交流一下。

四个学校中,一桥和庆应都属于MBA,名古屋和九州则是传统的研究型大学院。二者书类相差很大,十分建议想要同时准备的同学好好权衡一下时间和偏重。个人认为,MBA的书类最少在出愿开始前两个月就动笔。因为对看重志望理由和未来规划的MBA来说,写在文书里的个人经历等内容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和计划书一样需要反复挖掘和打磨。而我因为没有太多能够アピール的个人经历,又因为一直准备计划书拖到了六月底才开始动笔,最终提交上去的书类我自己都不忍心再看第二遍。但是在准备过的程中,有一点让我非常有触动。当我在出愿前三天把自己匆忙写好的MBA材料发到公邮里修改时,负责我材料的TA陈老师半夜十一点微信问我有没有时间语音交流,然后在第二天下午跟我打了近三个小时的电话,和我一起梳理个人履历,指出我的材料里存在的问题点,并在当天晚上就发回了一篇满目飘红的修改稿。尽管因为个人硬件原因,两所学校的MBA书类都没能够通过,但我还是想厚颜无耻的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敬佩和感谢。

在整个过程中,我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还是传统型研究科材料的准备。名大和九大虽然都同样是传统型研究科,但需要的材料以及考察重点却有所不同。九大需要提交志望理由和未来进路,名大则不需要,甚至对于进路只在计划书前留下了一句话的空间。其次,与九大要求3000-5000字相比,名大则要求把计划书内容控制在800字以内,并另起两个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准备和研究スケジュール。800字听起来并不难,实际上却对计划书整体脉络的把握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不小心就会漏掉重点。我在缩减字数时采用的方法是:先用箭头表示出整体的逻辑,再给每一部分单独填入几句相关描述,最后串联起来。不用担心太过简洁,在能完整表达自己意思的前提下,简洁的说明会是加分项。此外,800字的研究方法可以时刻围绕问题意识去写。在说明先行研究不足的同时阐述自己搜集文献的角度・收集数据的方法,甚至是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创新点等,这些都是能够用来贴近志望教授研究方向的好机会。

除此之外,海外出愿需要提交的材料可能会和日本国内出愿不同。比如名大经研要求提交的受验票小信封、通知シール等,海外出愿的话就不需要提交,到时受验票等都改为发送电子版。但学校可能并不会在募集要项上标明这一点,需要自己联系教务确认。其次,有的学校会一边接受海外出愿,一边要求用書留郵便送达材料,这种情况下就无法从海外直接寄到大学教务处,而是需要提前找好在日本的朋友或者塾帮忙代为邮寄。

结合书类通过率和自己提交的材料,关于书类选考的标准个人感受是:九大更看重计划书逻辑、语言成绩、志望理由等的综合质量,计划书方向与教授匹配度卡的没有那么死。而名大比较看重具体到个人的研究准备,以及作为一个将要被实行的研究,它真正具有多少可行性。除此之外,对计划书方向和教授的匹配度也更加看重。但是也无需过于担忧,无论是书类还是面试,多少总有些玄学成分在。如果人在国内,我们能做的只有多找、多报,做好所有该做的准备后,总会有一个萝卜坑是给自己留着的。

而对我来说,我自己也确实体会到了多搜集情报带来的益处。原本没有把庆应SFC放在报考范围内的我,因为一遍又一遍浏览可出愿研究科的官网信息而发现了一位和我的方向及其符合的教授。而他的信息就和SFC其他一百多位教授排列在一起,不仔细看很容易就会错过。事实上,我在前几次查找信息选择学校时,也确实因为浏览的太过匆忙而没有看到他。因此,比起后期认认真真准备书类,不如从搜集情报的阶段起就全力以赴。自己多查官网也好,找前辈问也好,有了情报这个buff,我们或许能多点合格率,也能比别人少走许多弯路。

 

考试,不过是一场修行成果的展示

整个七到八月,我好像都在为了繁琐的出愿材料忙碌。这边刚把好不容易憋出来的MBA材料寄出,那边研究科的出愿时间又要到了,于是又接着马不停蹄开始新的准备。幸运的是SFC的教授因为个人原因,需要我等到九月份再联系他,我也因此得以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全力以赴准备其他几个学校的书类。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那两个月的心情,那是更甚于去年每一分每一秒的焦虑与煎熬——经历了去年几乎整整一年的逃避,此刻我满脑子都是行刑日期将近的恐慌和不真实感。就连晚上睡觉,脑袋都会在半梦半醒间蹦出计划书三个大字,然后一边困到睁不开眼一边疯狂头脑风暴。加上我特别头铁的给自己找了一份一周五天的打工,放眼我尚且年轻的生命,这段日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说得上是无比充实。

九月,名大和九大几乎同时放榜。仿佛是回应我长久以来所有的自我怀疑与不安,我通过了两个学校的书类,获得了和志望教授们面对面的机会。另一边,庆应的教授在看过我的计划书和履历书后,也终于回信愿意在第二天同我进行一次面谈。一瞬间,仿佛所有的阴霾都要被即将来临的狂风吹散,我竟能够隐约开始看到远方天边透出的光芒。尽管还是无法完全相信自己,但一直以来围绕在我身边的那股懈怠感,仿佛在得到回应的那一刻悄然散尽。

次日,我按时出现在庆应教授的会议室,用我所能尽到的最好状态赴了他的约。五十分钟的交流,除了针对计划书的细致提问,还有许多关于日常生活的杂谈,这与我前一天晚上所想象的长时间拷问完全不同。老师的温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拘谨,最后面谈要结束时,我甚至能够开着玩笑跟老师说谢谢和再见。退出会议室,我的心情先是无比平静,而后又仿佛长长吹起了终战的号角:名大和九大的面试,只剩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它们被安排在同一天,并且只相隔了二十分钟。

几乎是立刻地,转头我便投入了面试稿的准备里。回忆起之前第一次写的面试稿,是我用一个晚上赶出来的半成品。再回头看老师给我的批改评语,那种快要被我气到翻白眼的表情和语气仿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清清楚楚。在后来的模拟面试等准备过程里,我渐渐明白,面试最重要的是站在提问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是自己想说什么,而是对方想听什么。意识到这一点后再重新审视自己的初稿,我意外的发现了许多多余或者缺少的东西。

2021年9月27日,在被面试稿搞得焦头烂额之际,我时隔一星期的收到了庆应教授发来的邮件,他表示自己愿意担任我修士阶段的研究指导,让我继续出愿。不同于拿到阪大教授内诺时的前路漫漫,这一次,我感到自己好像终于有机会给自己一个交代。

但此时,离名大和九大的面试,只有一天的时间。离SFC出愿截止,还剩8天。尽管时间看起来很充裕,但我心里知道,庆应这边如果不立刻开始准备的话,就要来不及了。推荐信、志望理由书、关于研究计划的视频,SFC需要的所有东西,我都抱着八成无法通过的心理,统统没有准备。意识到这个事实的那一刻起,我明显感到自己浑身的发条都被拧紧了。之后,就是两天两夜连轴转的日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沉迷学习时,时间原来能过的那么快,也是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前段日子花式浪费时间的自己有多么愚蠢。

9月29号清晨六点,我体会着近36个小时不闭眼带来的奇妙生理感受,眼神呆滞的看着窗户外第二次泛起鱼肚白。再过两个小时,就是名古屋的面试了,可我心底却神奇的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我做了最大的努力,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休息了一会儿后,我最后确认了一下准考证和面试稿,第一个进了考场。

没有自我介绍,没有多余的寒暄,三位志望老师全部出席,围绕着我的计划书和个人履历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在面试里,我再次体会到名大教授对计划书方向的在意,以及对于研究细枝末节之处的严谨和执着。一位老师直接指出我有一部分研究方法没有可行性,另一位老师告诉我,我的研究内容存在几处不足,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改。我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他们比起考察,更多是在确认。我甚至觉得,老师们在面试前就已经大体定好了结果,面试不过是确认你是否真的想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确认你是不是和他预先判断的那样,符合自己的要求。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尽可能思维清晰的向老师表达想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决心。

与之相比,二十分钟后面试的九大则更偏向于单纯的“考察”与“选择”。面试的两位老师并不一定是出愿时填写的教授,除了每个人都有的“五分钟总结计划书”的环节外,其他提问内容也基本都偏向于计划书本身。我被问到的大部分都是研究方法相关,如计划书里提到的统计软件使用步骤,统计方法的概念,甚至公式。但这一部分我并没有详细准备过,所以一直处在被问懵的状态里,答上来的非常少。两个学校的面试,都涉及到了研究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起码一部分老师是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对研究方法持无所谓的态度的。起码九大的不合格,很大程度上就与我对研究方法表现出的生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撰写面试稿时,围绕自己的研究方法,甚至是数据收集方法多进行几遍自问自答,个人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到两个小时,我先后退出了名大和九大的会议室。两个学校的准考证静静的放在手边,电脑屏幕还是刚才退出时的样子。我一边回忆着刚刚过去的面试,一边有种恍惚的不真实感。从择校,到写计划书,到收到书类结果,再到和老师们面对面。这条路仿佛无比蜿蜒曲折,又无比顺理成章。那个曾经以为自己绝对会搞砸很多事情的我,也都这样硬着头皮把它们一件件坚持下来了。这一天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过去所有一边崩溃一边自愈的夜晚都变得轻飘飘的。这一天,我看到好几年前埋在地下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而为了这一刻,我几乎已经用尽了所有方法。

当天下午,我寄出了SFC全部的出愿材料。回家的路上,看着在夕阳里流动的车水马龙,我突然发觉那些在一心备考的日子里悄然退去的人潮,好像在一瞬间都重新涌回我的身边。没有人会一直失败或者成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经反复这样安慰自己。但当我真的看到周围所有人都在不断向上走,却唯独我还在原地打转时,我就总觉得那个名为未来的世界仿佛只对我设了结界,继而怀疑眼下的日子是否真的有尽头。但是我忘记了,再坚固的结界也会有破除的咒语,除了聪明的头脑,正确的方法,大多数人首先需要的,不过是奔跑起来去撞一次南墙的勇气。

 

 

最近两年疫情带来的各种客观条件,好像给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生挂上了许多无形的枷锁。有人选择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有人选择拥抱其他新的际遇。但无论最后你选择哪个,都不要觉得这就是最终的选择了。我始终觉得没有任何一个选择或者结果能够决定我们的终生。直到现在,我的备忘录里还存着几所学校冬季考的募集要项,那是我在名大放榜的前一天做着全聚德的准备写下的。失去方向的时候,不如先向着眼下最不想放弃的地方走一走。总会有一条路,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凛冬将尽,春色可期。来年草长莺飞之时,愿所有正在路上的人都能于无声的细微之下,听到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