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091丨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早大英语项目合格之路
我的日本大学院申请战线拉得非常长,从2018年7月到2019年5月,将近一年的时间,一路走的非常不顺利,一度以为自己要gap一年,结果最后总算有书读了还拿了个小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就是我最后收到录取时的心境。申请结束后,我回顾了自己近一年的申请之路,在此记录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给后来者的申请带来些许帮助。
我申请的是英文修士,申请材料和流程与欧美差异不大。一般来说,英文修士的申请从大三下的9月开始,一直到大四上的3月左右结束,需要提交GT成绩,不要求日语成绩。
接下来,我以我自己的申请过程为例,给大家介绍几个日本商科英文修士项目,包括项目介绍、申请要求、申请材料和录取结果等。
主人公简介
本科:两财一贸
GPA:86/100
GRE:326
TOFEL:106
N2:137
获奖经历:全面发展奖学金三等奖
实习:一段财务、一段咨询PTA、一段PE投研、一段互联网战略分析
发表文章:一篇中文核心期刊
申请项目:东京大学UTIPE(拒),东京大学TMI(拒),东京大学MPP(拒),早稻田大学Msc in Finance(录+奖)
择校
择校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要求是
- 地处东京:喜欢大城市、方便商科生实习。
- 知名度高:考虑到可能一毕业就回国,知名度对于在国内找工作。
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又提供经济学/商科英文修士项目的学校就只有东大、早大这两所学校。
项目选择
一开始决定去日本留学的时候,问了很多中介,在网上在看了很多经验贴,大多是介绍如何先当研究生再考修士/读语言学校再考修士,关于直接申请英文修士的介绍很少很少,而且经常会看到大家对G30项目的负面评价,比如英文授课使得学生日语水平难以提升,进而导致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日文项目和G30孰优孰劣,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我就自己的情况给大家分析,为什么我选择了英文项目。
- 日文修士少有可以直接申请的项目,大多需要先当研究生或者直接去日本参加修士考试。对我来说,如果读研究生至少要耽误一年的时间,这是我不愿意的,如果直接参加修士考试,还要承担考不上的风险。
- 我的日语水平并不高,硕士期间用日文上课对我来说还是太吃力了。
- 因为日本英文项目的申请要求和欧美国家类似,我可以多国混申。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究竟读日文还是英文项目。我在明确了东大和早大这两所学校以后,我就在这两所学校的官网上搜集所有可以申请的英文项目的信息。最终确定了这几个项目:东大UTIPE、TMI、MPP和早大Finance、Economics(未申请)。接下来给大家逐一介绍这几个项目的要求和申请方法。
项目介绍
东京大学-UTIPE
- 项目介绍:UTIPE是东大的经济学英文修士项目,学制两年,申请时间非常早,大三下的7月中旬左右截至,9月即出结果,想申请这个项目的同学务必今早把语言成绩考出来。UTIPE偏学术,本科学经济学或者本科为数理方向的同学占优势,这一点从项目介绍和录取结果都能看出来,适合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
- 申请流程:网申+寄送材料,无面试。
- 申请材料:申请表、两封推荐信、托福/雅思+GRE成绩单(不接受GMAT)、本科成绩单、在读证明、500字的PS、还有一份英文体检单(需要去医院体检,让医生填写)。
- 录取结果:2019年计划录取15人,最后实际发了18个offer。
东京大学-TMI
- 项目介绍:TMI全称是经营技术管理修士,学制两年,申请时间为大三下的9月-11月。TMI这个专业很少见,很多同学不太明白这个专业究竟是学什么的,如果弄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写好PS,因此建议大家上官网仔细阅读项目介绍,同时进入faculty介绍界面,了解该专业的老师们的研究方向,网申时也需要填写自己的期望指导老师和研究方向。
- 申请流程:网申+寄送材料+面试。面试是通过邮件通知的,在skype上进行的英文面试,首先教授会让学生进行简短自我介绍,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基本围绕经典三问,即为什么选择TMI+未来规划如何+为什么你适合这个项目,个别同学还有被问到,有没有做过项目相关研究,以及当我说到我发表过一篇文章时,老师立马问和TMI有关系吗,我说没有,他就没继续问了。所以如果做过和项目相关的研究会很加分。我们当时有一个面试交流群,大概30个人,最后只录取了2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同学,整体录取比例比UTIPE更低,是东大所有英文修士项目中难度最高者。
- 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PS、毕业论文/课程论文摘要、两封推荐信、本科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TMI只接受TOFEL和GRE成绩,同时TMI强烈推荐学生提交GRE-Mathmatics的成绩,虽然一直以来少有申请者提交这个成绩,但是可以看出TMI也是非常看重学生的数理基础的,以前TMI录取的大多为工科生,但是近几年录取文科生的比例大幅提高。TMI要求提交的PS比较特殊,实为回答三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至多400字。
- 录取情况:计划录取7人,最后实际发放offer估计10个左右。
东京大学-MPP
- 项目介绍:MPP这个专业申请商科的同学应该都不陌生。东大的MPP项目分为两个track,一个是Economic Policy,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EPFD),另一个是Public Manage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MIR),学制两年,本科读经济学/商科的同学申请第一个track是有优势的。一年录取40个人,其中一半的名额是给外国政府的工作人员。
- 申请流程:网申+寄送材料+Kira Talent测试+面试(if applicable)。Kira测试分为口语和笔试两个部分,每个人分配到的问题不一样,我当时分到了5个口语测试,2个问答题(writing),口语题前3个类似托福的task1&2(eg: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后两道是需要发表个人观点的问题,Q4是关于对文化差异性的包容度,Q5是why MPP, why UTokyo,每道题3-5min,笔试第一道是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第二道是关于金融危机的,专业度较高,每道题10min。我把前面的网申+寄送材料+Kira统称为材料审核,审核完官方会发布一个shortlist(2019一共是66个),shortlist中的部分申请者需要面试,部分不用,然后等最后的结果公布。最后录取结果看,进了shortlist后被邀请面试与否和录取结果没有关系。
- 申请材料:申请表、本科成绩单、TOEFL/IELTS成绩单、GRE(官方称不强制要求但极力推荐,实际上大多申请者都有GRE成绩)、1000字PS、两封推荐信、在读证明等。
- 录取情况:2019一共给非政府工作者申请者发了35个左右offer。今年申请者太多,所以还给部分同学发了waitlist的邮件。发给我的邮件中写如果有空位,会再通知,但是最后什么消息都没有。
早稻田-Msc in Finance
- 项目介绍:早稻田商学院下设的金融学硕士项目,学制两年,申请从大三下的9月-大四上的5月,一共5轮,但是只有前两轮录取的同学可以申请MEXT奖学金(话虽这么说,但是身上的可能性太低了),留位费贵(6w+RMB),因此可以稍晚一点再申,每年计划录取20人。早大会给部分申请者发“入学前奖学金”,入学前奖学金包括两种,一种是一年学费减半,另一种是每年50w日元(发1年或2年),我拿的是第一种,具体多少同学拿了奖我不太清楚,目前我知道的只有我一个,发放比例不高。早大还有入学后奖学金,这种奖学金需要同学们办理完签证入学后再申请,种类比较多,应该会比入学前奖学金的发放比例更高。
申请轮次与时间
- 申请流程:网申+寄送材料,无面试。
- 申请材料:申请表格、两封推荐信、GRE/GMAT+TOEFL/IELTS/TOEIC、N1日语成绩单(如果有的话)、本科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网申填写申请表格时,还需要完成4篇essay+1篇补充信息(选填)。
- 录取情况:实际应该发了30+offer,最后入学大概25人。
经验总结
每一次申请被拒,我都会去问一起申请的成功以及失败的同学的情况,对比分析自己被拒的原因。总结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出身校+Match程度。出身校清北复交浙这几个学校有优势,我的出身校算是不拖后腿。
我用“Match程度”,而不是GPA/实习经历/学术经历等,是因为我认为每个专业录取的人很难用一个标准去定义。有的学生GPA很高,目标就是做学术,同时在PS中也很好地过往经历和未来规划结合起来,有的学生本科成绩一般,甚至本科专业和项目也没什么联系,但是TA做过很多相关的研究/实习/实践活动等等,同时在PS中也很好地过往经历和未来规划结合起来,或者有的同学没有任何相关经历,但是TA在PS中很好地阐述了申请动机和未来规划,同时TA过去那些不相关的经历反映了TA突出的个人能力,等等。但是以上每一种学生都会让招生官觉得,我们项目很适合TA,TA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对比之下,其实GT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过线即可(T105/105、GRE325/320),与其花2个月去刷分,不过多丰富丰富自己的经历。
Match程度这一点其实也是在说,大家要十分重视自己的文书,不仅是为了完成申请而写文书,这也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要去这个国家读这个项目以及以后要做什么,反复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也是逼自己思考未来的一个机会。具体文书书写,则是write your story,不懂得如何讲故事的同学,在动笔前,建议先在各大论坛/问答社区等看看别人的回答,学习PS的写作逻辑对以后求职写CV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