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212|最后半年从零开始合阪大——永远不会“为时已晚”

 

本期考学体验谈主人公 Simon 同学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日语专业,虽然早早开始了备考,但是备考前期的两年因为专业知识的不足,Simon做了不少无用功,而此时距离签证到期也只剩下了半年的期限。Simon毅然决然选择了换题,并加入有间学堂大阪校日本语教育第二期进行更加专业性的学习和备考。在有间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下,2021年2月,仅短短半年内,Simon就合格了大阪大学言語文化研究科言語文化専攻博士前期課程和法政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国際日本学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日本文化専攻修士課程,已于4月入学大阪大学。

 

昵称:Simon
日语:N1 140
英语:未提交
出身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以下图片均来自本期主人公自摄

 

 

距离合格发表已经过去数月,终于下定决心用文字记录下备考这段时间来的点滴。思绪纷涌但又有些抓不着源头。早就没有了等待合格发表的紧张焦虑,以及看到合格结果那一瞬间的兴奋激动。但时隔数日再回首,似乎更加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段过程。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的就是日语,因为学校日语系和语言学校的合作,两年半前,在大三的上学期来到日本,开始了在大阪的语言学校的学习。在大学的时候就暗下决心要来日本留学,所以在来日本之前就努力通过了N1考试。来到日本之后,更多的就是想专心准备大学院的考试。作为大三的我,同班的基本都是大四的前辈,于是早早地开始了研究计划书的准备。

但是在准备第一篇研究计划书的两年期间,我没有能够接收到关于专业的系统性的学习,对于研究计划书也没有完全的信心,因为我的研究计划书有几个很大问题。一是主题定的有些偏,没有很多先行研究作为支撑,问题意识不够明确;二是我的研究主要围绕日语和英语的翻译,没有一门是自己的母语,失去了作为母语者的优势。于是我用准备了两年的研究计划书出了关西大学的研究生,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不合格”。

在离签证到期只有半年的九月,我决定换题,并开始了在有间日本语教育的学习。因为经历过失败,与几近蹉跎了两年,在最后的这半年里,虽然也有怕再走错一步的小心谨慎,但更多的是不想留遗憾,大胆挑战自己,破釜沉舟。

 

 

 

关于换题

因为原来的研究计划书的题目是和毕业论文有一定关联的题目,所以在用原计划书出愿遭遇失败之后,换掉两年准备的题目,在最后半年从零开始,准备一个新的题目,是否值得?我心中也有过一段时间的纠结与不断衡量。

在这期间感谢TA老师的建议和鼓励,加上原来计划书确实存在无法避免的弊端,换题与否的决定也刻不容缓,于是果断的选择了抛弃原来两年准备的计划书,开始着手于新的研究计划书。

比起考虑和毕业论文题目贴不贴和,这一次新的定题从大量的先行研究入手,在先行研究中努力发现问题点,以构成一篇属于自己的研究计划书。在看过很多先行研究之后,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初稿,胆战心惊交给老师,最终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之后,便开始勇敢的用新的研究计划书朝着新的方向迈进。

 

 

关于目标

就像老师们一直在建议的,给自己的目标院校列三个阶梯,报考三个院校。但我在这最后的半年,想冲刺一把考取一个真正有质量的院校,所以没有考虑保底校,而是将保底校这一选项更换成了优秀院校的研究生。

一开始我并没有将阪大列入我的目标院校之内,原因是我觉得它于我而言有些过于遥不可及,加上我一直想去东京的大学院就读,所以一开始将目标放在了东京外国语大学和法政大学,可惜的是东京外国语大学冬季招募除了研究计划书,还需要一篇一万字的与研究计划书内容相关的论文。由于我更换了题目,新的研究计划书已经不和毕业论文有关联,毕业论文不能直接交上去,如果要报考,我必须重新在短短几个月内写出一篇新的研究计划书。

所以,几经思考,决定放弃了东外大这一选项。因为来日本就一直待在大阪,对大阪本身就很有亲近感,在查找关西圈有关外国语院校时,偶然发现大阪外国语大学被大阪大学合并其中,这也是大阪大学在综合院校里具有的一大特色。

比起一定要考上的坚决,我更多的是不想给自己最后一次报考留有遗憾,想去体验一次名校的考试氛围,最终把目标锁定在阪大的院生和法政的院生研究生并愿。

 

 

 

关于备考

在准备前一篇研究计划书的两年里,我几乎没有系统性地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在剩下的半年里,跟着有间的日本语教育课程开始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有间日本语教育课程囊括了整个言语学的知识,通过老师系统性、有重点有细节的讲解,有了研究定题的同学能够更好把握自己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决定要写什么的同学也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想要研究的课题。

和绝大部分院校一样,阪大出愿也分为夏季出愿和冬季出愿。我参加的是阪大的冬季考试,阪大言语文化研究科的冬季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都是在同一天进行。

笔试分为专业知识和外语考试。因为我们都是留学生,在外语考试上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选择日语。即使是被拆成了两项考试,但是其核心仍然是关于言语学的专业知识的考查。专业知识考试并不是像我看过的其他学校的过去问,只是要求对特定的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进行解释,而是将专业知识融汇在事例中,要求使用特定的专业知识对其分析论述。在专业知识准备这一块,我基本就是每周跟着老师上课,积极思考问题,课下反复回看课程,将重点部分整理出笔记。老师在课堂上也会经常分享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论文,对于文科知识,背诵固然重要,但不单单是死记硬背。将知识融入真正的研究,真正的问题中去思考,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

在考试前的最后几天,我主要看的就是之前每一节课自己准备的笔记。因为阪大言文笔试中的第一道大题是根据出愿时选择的履修分野决定的,我选择的是与第二言语习得相关的第二分野,所以考试时遇到的题目基本都是和自己的研究方向十分接近的,考察的专业知识也都是在课程学习中全部接触到了的。论述性考题往往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按照自己的想法,条理清晰、逻辑准确地答题,老师会从文字中理解到你的所思所想

虽然我考试的时候新冠肺炎的形式仍不容乐观,但阪大还是采取了面对面的形式举办了考试,面对面形式的考试也让我感受到阪大言文研究科在大学院入学考试上的严谨。虽然在面试之前,自己也会默默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说不要紧张,但是不紧张基本是不可能的,回头看来,我反而觉得一定程度的紧张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因此我在面试的时候做到了注意力高度集中。唯一略感遗憾的是,有间是有专门面对笔试面试准备的课程的,但是我在上到这些课之前就迎来了考试,所以如果能在考试之前,学完一系列完整的课程,对于考试能够发挥到更大的作用吧。

阪大的面试时间很短,只有十分钟。这意味着在这极其有限的时间里,老师的问题也一定会是浓缩精简后的重点问题,所以全部都是围绕研究计划书的问题。虽然在面试之前和大家一样我演练过很多次,猜想过很多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但真正的面试来临,一定会被问到自己没有准备过,或者在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因此临场的应变能力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自己的研究计划书,精确到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文字,在写下它时你是如何思考的,这样才能做到几近万无一失

 

 

 

回首过去的半年

在考上阪大之前的这半年里,我几乎一心扎在考学上,一边上课一边修改研究计划书。我觉得精力的集中可能是最终能取得一个好结果的重要因素。我也并非一帆风顺,来日本的前两年都在琢磨一个题目,直到最后半年决定改题目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次失败也让我对于选择院校上有了纠结,不知道什么学校自己能考得上,也没有信心自己是否能够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但同时我也很幸运,在考学这一路上,没有周围环境带给我的压力,家人对于我这一路以来的一切选择都是全力支持,在我觉得很难熬很痛苦的时候给予我安慰,有间的各位老师也一直在学习上鼓励和帮助我,让我有了很足的底气。同时也感谢自己没有被自己施加的考学压力压垮。我没有放弃,咬牙坚持,这一个坎,终究是勇敢地跨过去了的。

关于考学之路,我最想说的是,永远不要担心为时已晚。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意识到已经晚了的时候,其实是最早的时候。有更好的前进方向就积极行动,不要犹豫。

迈向自己想要的未来的路有很多种,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任何人的学习经历都不可能完全被复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很重要,所以我的这些经历这些心得仅仅也只是一个参考。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人体会能给看到这些文字的大家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小启发小思考,那就是有无限大的意义。

在入学阪大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学习的今天,我遇见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大家在考上大学院之前的经历都各不相同,无论是哪一种经历哪一种体验,都无疑给自己今后的研究道路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力量。「いつかすべてが君の力になる」。珍惜当下,把握分秒。你的坚持,你的努力,你的挣扎,你的痛苦,你的一切付出都不会背叛你,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为你所用。梦想不再遥不可及,它会在某个春日的早晨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