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体验谈002|日语基础语法没学完,没有英语成绩,还是跨专业,就这么来了日本。
本期考学体验谈主人公 Leo 是位名副其实的帅哥!虽然毕业于211大学,但初来日本时不仅日语不好,也完全没有考过任何英语成绩,考的还是跨专业的经营学,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昵称:Leo
日语:留考328(记述45)
托业:820
出身校:中国药科大学
以下图片来自本期主人公自摄
2015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大学毕业后的暑假里才开始学习日语,同年10月份以大概N4的水平就稀里糊涂地来了日本,通过一年的学习在2016年9月合格了上智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经营学专攻。
图1. 初到日本时惊叹于日本的干净与井井有条
想想初来日本时的自己,日语基础语法都没学完,没有任何英语托福、托业成绩,还是在准备跨专业的情况下,就这么来了日本,现在看来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好在我一到日本就接触到了私塾,有间的老师根据我的情况制订了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我也很好地按着计划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了过来,最终才引来Good Ending。
以下是我一年备考中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英语
首先我有两个好消息:
1、经营学大学院的很多学校是同时认可托福和托业成绩的,这意味着我们考生不必花大量时间去准备托福考试。而托业考试只需要靠中国大学CET4/6的水平+考前刷题,就可以很容易在短期获得一个高分。
2、大学院入试的英语考试并没有国内CET6的难度高。我分别参加了上智和庆应的英语考试(这两所学校只认托福不认托业),上智的英语略有专业性,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庆应的英语只是单纯的英语考试,难度甚至还不如我当年参加的江苏高考。
因此只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日语表达能力,大学院的英语笔试其实就是个简单的“英译中译日”而已。
关于日语
来日本留学的同学,想必都能够明白日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吧。但是我要说的是,日语能力很中重要,但分数其实没那么重要。
当然我并不是说你日语不好也能合格,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读的是经营学,则不必像准备n1考试那样去备考大学院。经营学的笔试不需要高级的语法或是漂亮的词句,因此周围老师、前辈们的一致观点认为:日语分数不重要,够用就好。所谓够用,就是达到了报考的资格,哪怕n1只是压线合格。
但同时,日语的能力非常重要。是否能够日常阅读文献,是否能够用简单的语法把学习过的内容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够面对面试时教授的提问流利对应。这些都需要平时的锻炼和积累。
关于信息的获取
大学院考试是能力的竞争,更是一场情报战。关于各个学校和整体考学情报(募集要项、过去问等等)的获取,对留学生来说算是第一个挑战。对于备考时间有限的我们,我建议把搜集情报的时间节省下来学习日语和专业知识,把情报的获取交给塾里的老师。同时,一起上课的同学们,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情报网,请务必有效地利用。
关于笔试
笔试的诀窍非常简单:多看书。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而在日本考学中尤为重要。因为日本大学教科书不同于欧美,并非是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一大本(套)书,而是由一位或几位教授写的A5大小的书本,各个大学指定教材也不同。这样薄薄的一本书,可想而知内容要么少要么浅,因此我们往往需要阅读至少3本以上的教科书,并需要在自己的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体系。
另一方面,我们Output的能力受限于Input的量,阅读的书越多,真正笔试答题的时候能写的东西也越多。因此,大量的阅读可以说是考学的基础,更是未来进入大学院后做研究的基础。
研究计划书&面试准备
通常考生会误以为笔试过了就能合格(太看重笔试),其实不然。我就是在过了庆应笔试的情况下落了庆应的…原因在于庆应商研出愿在6月底,比其他学校早一个月左右。当时同时在准备日语留考和N1的我,并没有余力去看更多的文献,准备好一份相对完美的计划书。由此可见研究计划书在大学院应试中的分量。
因此我深刻地意识到,笔试只是大学院考试筛选考生的底线,通过计划书和面试才能真正展现出我们“能够在这个学校完成一个有意义或者有深度的研究”的能力。
在有一定阅读量以后,脑中有了自己的idea,一定要尽快与塾里的老师进行研究计划相谈。刚入门经营学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研究的,而塾里老师们知道。通过与老师至少2.5个月的相谈和不断地对计划书进行修改,才能拿出一份真正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书来出愿。这也是大学院合格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处必须着重感谢徐教授。我因为算是个宅男,从小就热衷于游戏啊什么的,一心想写游戏产业。一开始塾里各位老师其实是反对的。后来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人称”徐教授”的某徐姓老师,他并没有从源头否定掉我的主题,而是引导我看了大量的文献,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完成了一份以任天堂为主题的研究计划书。这个至今都觉得说出来很牛逼…更重要的是,徐教授手把手教会我什么是文科的研究。对于药学这样的理科出身的我,本身对于”研究”的理解就是不太一样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图2. 图3. 宅男天堂秋叶原
关于面试,面试是与计划书直接挂钩的考试。因此面试准备一定要充分,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研究,了解计划书里引用的每一篇文献。然后本番的时候就是我们表现的机会了!好的面试是,考官问你一个问题,你能在回答的同时,像得到一个舞台一样站上去表现自己(徐教授语录)。表现出自己有很多考量,表现出自己思维很有逻辑性,表现出自己对实务也有很深的了解等等。这些都是大学院教授希望看到的。
要点总结
大学院考试并不是有多高的门槛,像我这样出身于完全不相关的专业,在刚到日本连日语英语成绩都没有的情况下,也一样用一年时间合格了理想的大学院。总结原因就3点:
1、高志向。我算是打从一开始就坚定了只考上位校的(不包括MARCH),然后受到陈老师的影响,连一桥这种偏远地方的上位校也没纳入考虑。
2、不懈努力。每天一放学就冲到塾上课,每天晚上都看书或者看文献到很晚,甚至有一阶段是每两天睡一觉的…为了节省时间学习,考学阶段几乎每餐都吃便当,因为十分钟就能解决…
3、私塾对我的帮助。为我很好地规划备考,提供了大量考学情报,让这样的我都能顺利合格上位校。另外还是要点名感谢徐教授…本来他是博士毕业要在日本当大学老师并且学术水平又很高才被戏称徐教授的,据闻他已经拿到日本某公立大学offer。有这样的前辈(合格后已不再是师生关系)引路真心万分感激。
图4. 备考阶段拍下的凌晨4点的东京
希望我写下的这篇干货满满的心得,希望能够对目指经营学大学院的后辈们有一定的帮助。